据报道,3月1日,共享单车ofo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其对外宣称已融资4.5亿美元,创下了同行业金额融资之最。同网约车一样,共享单车之间的竞争有补贴战,并且同样有融资战,春天悄然而至,共享单车都已准备充分静等对决。
据悉,ofo本轮的4.5亿美元融资是继去年10月后的D轮融资,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多家机构跟投。今年1-2月,ofo最大的竞争对手摩拜单车融资消息不断,这无疑给ofo造成一定的压力。
如此频繁的融资背后是热情的投资者和焦灼的创业企业,这不禁让人想到几年前的网约车大战。在融资大戏之外,共享单车们也不忘烧钱补贴这一招:ofo、摩拜单车、小蓝单车相继推出充值优惠、免费骑等活动,永安行还联合蚂蚁金服搞起了免押金。
其中,不同的共享单车之间的策略也不尽相同。其中摩拜单车主要运用了智能锁,提供了定位的功能,但是单车造价颇高。而ofo相对造价成本较低,并且用较低押金的优势使得更加大规模覆盖,但是其收回成本难度比摩拜单车要大。
高级分析师张旭认为,网约车的补贴大量投入到司机与用户方面,共享单车烧钱则是车辆生产与采购,这也是为什么共享单车的火爆带起来了飞鸽、凤凰、永久的生产热情。另外,在监管层面,与网约车市场先“放水养鱼”后强化监管的方式不同,共享单车从诞生开始便受到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快速介入。
从现状来看,共享单车的各个平台优势还不尽明显,张旭的分析,共享单车企业各有各的竞争优势,摩拜单车与ofo早期跑得快,“国家队”规避监管问题有优势,并且在地域方面,地方共享单车也有机会霸占一角天地并且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