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2017年下半年,各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报告也要照例公布了,无论是PC端,还是全球的浏览器市场占有率的变化都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来自互联网数据公司NetMarketShare的报告显示,从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的一年时间中,主要浏览器的市场占比如下:
另一家公司StatCounter的报告也显示了基本相同的市场格局:
从两份数据可以看出,谷歌家的Chrome浏览器将继续以绝对优势领跑王者之位,迄今无人能撼动其地位。而微软家倾力打造,不惜以捆绑姿势推广的Edge浏览器则仅仅分得了5.63%的市场份额。
IE浏览器的变化更是令人瞠目结舌,相比去年的占有率下降近15%,这不禁让人慨叹,曾经的霸主可能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同时,也让微软这家桌面系统之王的颜面丢尽。
曾经的霸主
根据之前的数据显示,2002年4月,IE的市场份额高达96.6%,是PC时代浏览器的霸主,即便在2011年12月份,IE6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居然高达25.2%。而如今的IE为什么走向了失败?
微软想捆绑浏览器进入其操作系统,但法院指责这是违法的。而微软并不想就此失去浏览器市场,因此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浏览器写进操作系统里,将其和资源管理器共享某些组件资源。于是法院就拿微软没辙了,微软说没了IE我的Windows就瘫痪了,因为这个策略,IE浏览器几乎与Windows一起占据了全球的桌面市场。
但问题又出来了,由于IE是windows的一部分,想对IE进行升级是一件非常令人困扰的事情,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户只想升级IE,却又面临冗长的操作系统检查,关闭其它应用程序,重启计算机,用户这时候能做的就只有仰望星空了。
Chrome和FireFox虽然也频繁更新、紧跟时代,但它们却没有因为这些遭受用户批评,升级的背后都是迅速有效的提升。而IE却要重新下载、安装、重启Windows,并且以6、7、8、9来命名,在时刻变幻的互联网环境下显得太过笨拙、陈旧。
IE的没落,可谓是“成也预装,败也预装”。在中国,当年的XP系统中预装了IE6.0,但是大量的盗版系统关闭了自动更新,这就导致微软的新版本IE一直被用户忽视。长期以来,IE功能单一和糟糕的用户体验被中国用户所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