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芝5月17日晚宣布,其出售半导体业务程序已通过中国反垄断审查,将以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3.59亿元)的价格出售至“美日韩联盟”。这笔交易预计于6月1日完成,届时东芝财务状况将得到大幅改善。然而由于半导体业务是东芝重要营收来源,因此如何确立新“财源”成为东芝亟待解决的课题。
据日本NHK电视台5月18日报道,2017年9月,东芝为确保重组业务资金,决定将旗下半导体及存储业务整体出售给美国贝恩资本为首的“美日韩联盟”。出售程序需经8个国家反垄断审查通过。中国是最后一个审批通过该程序的国家。
据共同社同日报道,美日韩联盟完成收购后,东芝将获得一万亿日元左右的收益。对此,东芝计划在2018年内发布“后半导体时期”5年发展战略规划,把出售所得资金投向社增长领域。
NHK分析称,为重组企业运营框架,从根本上改变集团业务重心,提升盈利能力,东芝将转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以此为中心开展经营活动。此次“壮士断腕”能否为东芝打开新局面则成为一项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