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火爆,一大波中国企业也进入了公众视野,以期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事之一来提升品牌知名度。这其中就包括全球第三大电视制造商——海信。
1969年,以生产收音机工厂起家的海信在历经40余年发展之后,已经成为生产线涵盖电视、冰箱等家电,甚至涉足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管理系统的公司。但这家公司最出名的产品还是电视,在中国电视市场份额中占据榜首13年,在全球范围内也紧跟三星和LG的步伐。
除了销售价格低廉的电视产品以外,海信还会寻求与合作伙伴达成合作关系,其中一家公司生产产品,而另一家公司则采用此商标,并在自己的品牌下销售。据悉,该公司还收购了其他品牌,以帮助其发展壮大。
2015年,海信与日本品牌夏普(Sharp)达成协议,获得了该品牌在美洲的代理权,以及墨西哥的生产工厂。2017年11月,夏普与东芝电视机业务达成了类似交易,并购买了该公司95%的股份。许多人表示,得益于东芝的先进技术,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升海信的全球知名度。但这种方法并不总是奏效。2017年,夏普新东家——富士康起诉海信,要求收回该品牌在美国的所有权,并称海信集团用“劣质制造”的电视和误导性的广告破坏了品牌认知度,富士康甚至声称他们违反了电磁干扰排放的规定。海信否认了这些指控,夏普最终放弃了诉讼。
如今,随着备受瞩目的世界杯赞助协议和一系列新产品的出现,海信正试图摆脱其“廉价品牌”的名声。
在今年的CES上,海信宣布将把谷歌Assistan和亚马逊Alexa整合到最新产品中,将其产品与LG等领先品牌相提并论。在今年6月的CES Asia上,海信展示了一款概念电视,该电视利用人工智能作为虚拟足球评论员,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来识别球员,并提供球员传记和统计数据。
未来,海信还将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