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工作的时候,我刚好就是覆盖企业服务2B领域的,国外会看看slack、微软的team,国内的钉钉、企业微信也是必看的,包括像今日头条的lark也会看看,总的来说,OA/ERP 的SAAS 系统这一块竞争很激烈,国内基本上是钉钉和企业微信双寡头主导。
而且,刚好我工作过的公司,既有用过钉钉,也有用过企业微信的,最近用的是企业微信。对比之下,我暂且投企业微信一票。企业微信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跟微信的体验和流程是一脉相承的,而现在其实大家工作最常用的沟通/协作软件就是微信。无论是用户关系网络的切换(同事、客户邀请等),还是头部常用功能简单明了的操作,企业微信都比较钉钉要方便一些,钉钉的产品功能在经过数十个版本迭代之后,现在略为庞杂,如果是完全没用过企业协作这一块的初创企业,钉钉的适应成本要比企业微信高很多。
另外,就像之前说,企业微信和微信是一脉相承的,简单的说,就是微信和企业微信之间可以互相加好友,关系网络的打通,这让企业微信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办公协作SAAS软件,可以很灵活的变成微信的API扩展工具一类的存在。举个栗子,我可以一边用企业微信跟自己的公司同事沟通工作,一边把沟通结果直接转发到微信上的上下游供应/代理商,很快就可以开始执行下一步工作,基本上无缝连接。依赖微信庞大关系网络的这点优势,是无论阿里的钉钉还是头条的lark都无法实现的。
从线上协作来说,其实最高频的多人场景就是开会,远程开会,刚需。(多说一句,光靠“线上开会”这个功能,就已经有一家美国的市值250亿美金的上市公司——ZOOM。)我所知道的是,就在线可支持最大人数开会规模,企业微信是300人支持,钉钉102人,华为100。300人规模对于一家中等企业的规模已经可以实现全员开会(听老板演讲,划掉)了。对于更大型的企业,基本上一个承载一个事业部的员工规模是什么问题的。另外,之前开会的时候,我还用过一些小功能,像文档标注什么的,还挺有意思,临场感不错。
另外,开会的话,其实时间协调是一个大问题,这个我想大家都懂,企业微信在一块做的还不错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日程功能是跟outlook打通了的,支持添加outlook邮箱并同步日历,支持日程分享功能(这点挺重要),这对于时间工作的协调非常方便。对于outlook的日历拥趸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福利,其他的还有什么日常功能,打卡、通知、审批巴拉巴拉一类常用功能,基本上企业微信都支持,也就不多说了。
哦对了,其实文档协作也是现在线上办公的一个刚需,同一份文档,如果涉及到三个人以上,多次流转和修改之后,会出现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等等等,同时流通的情况出现,然后好不容易大家凑到一起开个会,拿出文档一讨论,发现
彼此数字都对不上,然后一查原因,居然各自拿到的版本都不一样,真的是无比尴尬,(这个情况我真的遇到过,然后老板还发火了…)
这一点,企业微信也还做的可以,线上微文档,多人共同编辑,而且有了修改会及时更新。包括还有一个微盘,大家可以共享存储和下载,以及权限管理(谁可以下,谁不可以下),这种有了一个大家可以共同维护的库真的是方便很多,摆脱了word\excel 文件标注版本一、版本二、版本三的农业手工文明。
总之说了那么多,其实都不如下载来用用看,反正也是免费的,最近疫情凶险,还搞了在线问诊,轻症患者可以直接微信扫码加医生在线咨询,然后还可以上
传自己的健康体检,算是关键时期的特别功能吧。
最后说到疫情,不免再多说两句,都说03年的时候,非典的出现,让网络电商购物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直接孵化出了京东、淘宝这两个电商巨头。那么现在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那么有没有可能让线上办公,以及相应的SAAS软件行业,走出一个巨头呢?
毕竟大家前两年都在说,消费互联网的红利已经结束了,结下来是产业互联网的变革,指不定腾讯为了推广企业微信,还会有一波流量红利之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