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通信/计算 > 资讯 >

京东的美利坚故事

0
时间:2020-06-19 15:09:41 来源:科联网
[导读]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中国人也同样拥有这样的美国梦。
  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中国人也同样拥有这样的美国梦。很多人去美国留学、创业,想要追逐一种自由、富足的生活。

  上世纪90年代,一批中国的年轻人开始了互联网创业,张朝阳、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丁磊等等。这些海归和程序员将美国互联网模式引入中国,为今后的商业帝国打下基础。相比之下,江苏宿迁出身,人大毕业的刘强东没有那么好的资源,起初是在中关村以“地板闹钟”、“811648”的工作模式创业。

  不过当时的刘强东不会预料到,自己会与美国结下不解之缘,事业、荣誉与爱情都发生在那里,同时耻辱与压力也发生在那里。如今随着京东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京东与美国的缘分是否还会继续?

  美股上市创纪录

  2014年5月22日,五度更新招股书后,京东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最高筹集20.47亿美元,在当时创下了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最高IPO融资规模记录。发行价为19美元,高于此前16-18美元的价格区间。上市第一天涨了10个点,市值达到285.7亿。

  

 

  在当时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中,大多采用双层股权架构,京东也不例外。上市后,京东董事长兼CEO刘强东的投票权占83.7%。招股书中还透露,如果刘强东不在场,董事会不得做出任何决定。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后的京东,依然是刘强东一个人的京东。这样一来,刘强东能够在京东上市之后依然牢牢掌控公司。

  虽然当时京东仍未摆脱亏损,但是因为其漂亮的营收增长曲线让投资者心动不已,不但在IPO时达到15倍的超额认购率,此前多年,多家明星机构投资者也是前仆后继向京东注资。随着京东的上市,这些机构也迎来了丰厚的回报。正因如此,这些投资人才心甘情愿地让投票权集于刘强东之手。

  1998年开始创业,2004年进军电子商务,经过10年发展,京东成为中国第二的B2C平台,成功抢在阿里巴巴之前上市,夺得“中国电商第一股”之冠。一时间,京东风光无两。刘强东也是春风得意,与奶茶妹妹章泽天正在热恋,两人在美国学习时相识。美国,对于当时的刘强东来说简直是福地。

  与美国巨头谷歌、沃尔玛合作

  上市后的京东虽然在国内的电商业务蓬勃发展,但外界很难不把京东与阿里比较。在阿里的压制下,京东每一步扩张都走的异常艰难,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二选一”事件就是典型体现。京东于是另辟战场,加快出海速度,与美国巨头接连达成合作。

  2018年的618,谷歌宣布以每股20.29美元认购京东2710万股新股,即向京东投资5.5亿美元。同时双方将展开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零售解决方案。2019年8月,京东全球售对外宣布与Google Shopping达成合作,启动新电商项目,给谷歌电商提供供商户,并为谷歌提供SaaS(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平台。而谷歌则为京东提供信息流渠道。

  京东可以通过谷歌进军欧美市场,谷歌也可以通过京东给亚马逊电商业务带来一些挑战。相比谷歌,京东和沃尔玛的合作则要更加深入。

  2016年6月,京东集团与沃尔玛联合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沃尔玛将其持有的“1号店”业务出售给京东。沃尔玛获得京东新发行的约占总股本5%左右的A类普通股,之后通过不断加持,目前持有京东9.8%股份,拥有2.5%的表决权,位列京东第三大股东。

  双方合作涉及广泛的业务领域,覆盖线上线下的零售市场。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店、全球官方旗舰店都入驻京东。2018年7月,京东与沃尔玛联合宣布双方将加速推进门店、库存、用户打通的“三通战略”。京东拱手为沃尔玛超市和山姆会员店奉上了一二级入口,并将库存和供应链打通,京东到家还负责了沃尔玛超市和山姆会员店的配送。

  

 

  此外,京东旗下本地O2O平台达达还获沃尔玛战略投资5千万美元,并在2018年9月再度追加大约3.2亿美元投资。今年6月5日,成立六年、主打即时配送的达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募资规模约在3.68亿美元。亏损50亿的达达能够在资本寒冬的情况下上市,离不开京东和沃尔玛的助推,京东和沃尔玛均为达达集团的战略投资方及股东。

  作为达达集团IPO基石投资者,京东和沃尔玛分别认购416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从股权结构来看,京东为最大外部股东,持有47.5%股份,沃尔玛持有达达的10.7%股权,是第二大股东。达达集团净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京东集团、沃尔玛和永辉这三家大客户。

  京东和美国巨头公司达成合作的时刻,正值中美贸易战剑拔弩张。2018年的618,刘强东对外媒CNBC表示,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如果持续下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最终会伤害许多美国品牌。同时也会导致京东进入美国信心不足,阻碍扩张计划。刘强东不知道,几个月之后,自己将在美国陷入泥潭。

  明州案使美国成为伤心地

  2018年8月,刘强东来到明尼苏达州进行一个星期的课程学习。8月30日,刘强东安排一场二十人的晚宴,邀请了一名名为Jingyao Liu的21岁女留学生。当晚,刘强东送女生回公寓,再出来的时候,是被警察带走的。

  9月3日,刘强穿狱服的照片成为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热搜。就连美国主流媒体也争相报道,《纽约时报》发布了“中国亿万富翁因性行为不检案件在明尼苏达州被捕”为题的文章,路透社、美联社、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FOX等媒体的参与将这起案件变成国际大新闻。

  

 

  一时间,刘强东形象崩塌、“关键人风险”凸显,京东股价大幅下跌、被投资人抛弃。更重要的是,京东营收增速等关键指标增速放缓、迟迟不盈利、组织管理等内部问题也被放大。在案发后长达114天的调查中,涉案女方通过美国媒体不定期发布案件细节,对于京东股价造成持续性的影响,刘强东也只能隐退幕后。

  有网友怀疑,京东很可能被美国做空机构盯上了。更有甚者认为,刘强东是中美贸易战的牺牲品。

  不过这些推论都没有依据,刘强东出轨却是铁一般的事实,京东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刘强东也是变革的一部分,掌控欲极强的刘强东不得不逐渐退出京东,推出了二号人物徐雷。

  对于刘强东来说,美国一下从天堂变成地狱。

  回归港股难以摆脱明州阴影

  2020年年初,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影响到了所有中概股的命运。

  瑞幸事件导致中概股企业在海外的口碑一落千丈,甚至不少美国媒体已经开始呼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加强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执法力度,禁止新公司直接上市、将已经上市的公司摘牌,甚至针对中国修改相关法律条款等。

  当时,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也忍不住在朋友圈发文称,瑞幸这样的中概股老鼠屎对中国企业的形象影响是破坏性的,对中国创业企业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恰逢美股经历史无前例的五次熔断,中美关系日益紧张,再加上瑞幸造假事件的催化,使得中概股们在海外的日子难上加难,一些有条件的公司加速回归港股。

  2019 年11月,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个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此后,百度、携程、新浪等都被曝出拟回港二次上市。今年6月11日,网易回归港交所二次上市,到了6月18日,在美国上市六年的京东也正式回归。

  

 

  这对于刚刚经历过美国噩梦的刘强东和京东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只可惜,刘强东仍未从明州阴影中走出来,港交所内,徐雷与6名员工和客户代表共同敲响上市锣,刘强东却并未出现在现场。

  虽然明州事件已经发生将近两年,但女方对于刘强东及京东提起的民事诉讼尚未解决。刘强东只能与京东继续做切割,今年已经卸任了50余个京东旗下公司高管职位。在美国一晚上发生的事,即使京东回归,也难以摆脱。

  出海仍在继续

  京东和美国仍然缘分未断。

  最近,京东正式对外宣布了一项和美国高通公司合作的计划,这两家公司未来会在5G技术方面展开深入的合作,例如5G手机及其他终端设备的推广、销售、技术应用等等。由于现在华为正处于被美国打压的阶段,在不少网友看来京东的行为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人表示要卸载京东。

  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对于物流和电商服务的需求大大加速了京东的出海进程。近日京东方面宣布将原有京东全球售和京东国际物流合并,成立欧美业务部,旗下又涵盖英文站、俄文站、西语站等等面向各个主要国际市场的站点。

  自从2015年开拓东南亚市场开始,京东的全球化战略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京东出海的步伐并未停下,而美国仍是京东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美国不再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唯一的归宿。近些年美国问题频发,让很多人的美国梦破碎。京东的美国往事,有喜悦,有悲痛,但如今的京东已经成长为市值超900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资本是无国界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