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电产品细分程度不断加深,从前市面上较为罕见的品类也已经不再非同寻常。在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使得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受众的需要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满足。因此,一种全新面向儿童的家电产品横空出世。它们凭借着讨巧的外形、鲜艳的颜色搭配吸引了许多年轻父母的目光,即便它们的价格普遍高出10%,标价相比普通家电要高出上千元,家长们依然乐意拿出自己的钱包付款。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2月公布的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0-15岁人口约2.4亿,国家教育部去年10月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普通小学及学前教育在校人数约1.4亿。而且随着二胎政策的不断推进,儿童群体总数也将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对于家电行业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儿童家电在未来市场前景趋向利好。
不仅如此,伴随社会发展而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同样使得人们更愿意为一些能够“促进”儿童生活品质的产品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有着6.3%的增长幅度。而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也在日前的人口形势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少年儿童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动力之一。
然而,需求的增长却并不意味着该市场将水到渠成般地形成平顺的发展势头,由其是在目前,儿童家电市场仍然存在着一些无法使其长期健康生存的不利因素。
其中,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是最为突出的一点,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对儿童家电产品的生产、制造、使用材料等方面制定相应法案,这也使得儿童家电不同于其他大件家电产品一样,具备相对应的规章条款来保障消费层面的利益,而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但国家确实对于儿童用电器的外形做出了相应规范:根据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规定显示,器具外壳的形状和装饰,不应使用器具容易被孩子当成玩具,更是着重点明了不应将电器的外壳装饰成更容易受儿童喜欢的样式。
有消费者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儿童家电实际就是在普通家电产品上,更换了一款略微卡通的外衣,在使用过程中也与普通家电并不存在很突出的差别。
业内人士分析,在目前发展大环境下的儿童家电行业若要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优势,可以先从简单的加法做起,将儿童功能与传统家电相结合,以尝试性的态度面对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而不是只想着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