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份“十家股份制银行关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资管新规)的反馈意见”的文件引起热议。
据了解,这是十家股份制银行根据银行业协会安排于11月30日召开股份制银行同业研讨会后的反馈意见,对打破刚兑和净值处理等核心问题的争议较大,并提出了三点意见:
希望适当延长过渡期,优化过渡期安排;
有条件放开理财投资非标债权资产的投资者限制及期限错配限制、包括理财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期限错配限制;
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在符合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允许资管机构自主选择估值方法。
事实上,距离11月17日央行协同三会和外汇局联合发布资管新规已过本月,金融行业各界已组织过不少资管新规研讨会,从一些半公开的研讨会反馈来看,银行的反对声音最大。
早前,就有另一份银行业关于资管新规研讨会的会议纪要流出。11月25日,一行三会以及财政部、中财办一起组织的关于资管新规内部讨论会,央行金融稳定局周学东局长、金融市场司纪志宏司长、银监会创新部李文红主任等监管领导和国内主要的大型银行、基金等代表参会。
某位参会的银行代表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监管领导在会议上表示,资管新规是一个统一的资管产品标准规制框架,在具体实施上,还是由一行三会制定细则。对于普遍反应的过渡期过短、非标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会考虑延长过渡期的时间。此外,会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
在12月1日银监会的近期重点工作通报会上,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黄晋波表示,在统一的资管产品标准规制框架下,银监会正根据《指导意见》的总体原则,同步修订完善关于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制度,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拟待《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后,作为配套实施细则择机发布实施。
此外,黄晋波表示,在《指导意见》和理财监管制度的研究制定过程当中,相关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市场影响评估工作,注重与市场的充分沟通交流,广泛征求吸收意见和建议,旨在实现新旧规则的有序衔接和平稳过渡。
某金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银行理财的狂奔突进是近几年大资管行业崛起的主要动因,也是当前各类资管机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地,在沉疴已久、尾大不掉的影子银行系统内达成共识较难,现阶段银监、证监、保监系统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哭穷。“但始终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毕竟‘银行是弱势群体’嘛!”该人士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