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金融监管机构周四就协调全球银行业监管规定达成期待已久的协议,10年来为增强银行韧性所做的努力告一段落,尽管协议未能达到监管方最初的期望。
面临银行业的强烈反对和美国政府放松部分措施的呼吁,决策者达成折衷协议,规定银行需持有更多资本和现金以避免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
名为“巴塞尔协议III”的规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酝酿,旨在为政府设置屏障,让私人投资者率先承担损失。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纳税人被迫承担某些全球最大型银行的救助成本。
“改革的关注点是降低监管不确定性,”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称。
“现在应当做的是实施,而非进一步设计,”德拉吉在新闻发布会上称。
该协议的最后一步是获得全球立法机构批准,这一过程也可能耗时良久,尤其是在一些美国议员主张放松金融监管之际。
妥协方案
周四的妥协方案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银行什么时候必须增加交易账簿上的资本,大型银行如何自我评估所承担的风险。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在这两个问题上存在分歧。
美国的银行曾抵制交易账簿提议。作为妥协,监管机构同意新规在2022年生效,比之前预期的2019年要晚。此前,美国财政部也曾要求推迟。
在风险评估方面,欧洲银行业者抱怨,妥协方案要求增加抵押贷款的资本缓冲,将把他们置于较美国同业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