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财经 > 金融 >

探访Magic Leap:它是骗子还是未来?

0
时间:2017-12-22 17:21:15 来源:界面新闻
[导读]昨天,那家充满了神秘感的明星创业公司Magic Leap,终于发布了自己的初代产品。今年 4 月末,我曾去美国的劳德代尔堡亲身体验过Magic L

昨天,那家充满了神秘感的明星创业公司Magic Leap,终于发布了自己的初代产品。今年 4 月末,我曾去美国的劳德代尔堡亲身体验过Magic Leap初代产品的Beta版,也与Magic Leap的CEO Rony Abovitz深谈了2个多小时。 

Magic Leap刚刚发布的初代产品

随着Magic Leap终于完成对产品的打磨,放出了初代产品,这让我终于可以讲讲因为君子约定而雪藏了大半年的故事。讲讲我了解的这家神秘的公司,那位有趣的CEO,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产品体验了。 

从天堂到地狱的舆论认知

故事要从2016年底,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的一篇题为《Magic Leap背后的现实》的报道开始。那篇报道,一夜之间将Magic Leap上半年融资15亿美元的明星公司形象拉到谷底。 

一年前的这篇报道讲了三点Magic Leap现状:第一,宣传视频完全是特效公司后期制作的;第二,经记者体验,Magic Leap设备是一个笨重的需要连接电脑的头盔(其实是个技术原型机),所以体验还不如微软HoloLens;第三,Magic Leap的核心技术被降级成了一个长期的研究项目,实际应用遥遥无期。 

这篇文章被翻译为中文后在国内流传的比美国还广,而且很多人以此为例子来标榜,“我就说吧,黑科技大多是骗人的!”几乎一瞬间这个曾经几个月前被当成神公司来刷屏的Magic Leap就逆转成了骗子。

给 Magic Leap 带来热度也带来麻烦的“科幻视频”

我一直对外界如此的反转很不解。因为从看到那个所谓的“造假视频”的第一瞬间,我确实就理解为这是个“技术畅想”,就是换了个更震撼的方式喊“我们要改变XX产业”嘛。依靠基本的科技素养也能判断,哪有凭空出来的所谓黑科技瞬间颠覆世界啊。 

但是,马上武断认为这公司是骗子也显然是二次犯错,这个创新的技术路径显然值得持续关注,因为它即便是一种想象,也超过了已知技术的想象边界。 

今年 1 月份,极客公园GIF2017大会上,我在舞台上面对上千位极客说了下自己对Magic Leap风波的这个看法。有意思的是,卢卡斯影业旗下的工业光魔公司创意总监John Gaeta也在台下。他是应邀来参加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 10 多位海外演讲嘉宾之一,而我当时并不知道,当时他还有一个身份——Magic Leap创意合作伙伴。 

John Gaeta在极客公园GIF2017大会上

他听到我的评论,也了解到国内对Magic Leap的质疑后,回国转述给了Magic Leap CEO Rony Abovitz,并建议他跟我聊聊这个技术。

于是,在极客公园神奇的“全球科技朋友圈”里,Rony Abovitz很快与我进行了一次电话交流,并约我 4 月前往Magic Leap总部面谈和体验新产品。

充满未来感的奇怪公司

劳德代尔堡这座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城市,远离科技中心硅谷,同时也是Magic Leap创始人Rony Abovitz的家乡。在这个不太被人关注的城市,Rony构建了一个不一样的科技公司。 

Magic Leap 在劳德代尔堡的总部

“这更像一个创意公司啊。”这是我走进到Magic Leap的多层办公区的直观感受。墙上、桌面、处处可见的是各种色彩斑斓的、颇具设计感的怪异卡通动物形象。在这些卡通形象中,最显眼的那个代表Magic Leap的奇特图案。

我和其他Magic Leap员工的谈话中了解到一种可能的灵感来源:Magic Leap希望塑造出令用户有亲切感的品牌形象,这一LOGO最初的灵感是一只卡通化的小鲸鱼。另一方面,Magic Leap今年 4 月份刚刚申请的专利中显示了其头戴式设备可能的外形,小鲸鱼LOGO似乎也恰好呼应了这款产品的外形,突出了Magic Leap专注“视觉”的技术特征。

没人会错过Abvoitz的办公室,因为门口站着一个真人比例的宇航员雕塑。Abvoitz的办公室是全透明的屋子,有趣的是所有元素都与星战相关。甚至,星战主题布满了整个办公区里面。我随手拿起办公桌上花盆一看,竟然是星战里的死星。 

在办公区里走来走去的不仅是程序员和工程师们,还有随处可见的Beam视频机器人。在Abvoitz和我谈话的过程中,就有两个Beam机器人分别由Magic Leap的市场部门与国际合作部门的负责人远程控制着,灵活的找到屋里一个合适位置,然后一本正经的参与交谈起来。 

第一眼看上去,Magic Leap就是一个未来感特别强的文化创意的公司,甚至就是个星战迷俱乐部,而且还有点刻意的科幻色彩。这其实给我的感觉很迷惑,这不像个靠谱的科技公司啊?自己也算是科技圈见多识广的,我对这种“过于未来感”,看起来很“装”的公司有天然的防卫心......

直到Rony Abvoitz带我走到位于一层的生产车间——庞大而现代化的类似于芯片工厂的 7 条生产线。在这些Magic Leap“神秘”的生产线上,Magic Leap很快已经能以每年百万片级的数量生产自己最核心的光场显示元件。

有一个细节我一直印象深刻:他带我一路参观越说越兴奋,后来换上工作服走到生产线房间里,拿出他的初代产品的主板原型,隔着玻璃对着我讲了一大通。他特别认真的拿着产品兴奋地给我指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其实他忘了玻璃很厚,我看着他一直礼貌的点头,其实什么都听不见。但他就是特别忘我讲着自己的作品,完全不在意观众其实只有我和同事两个人。

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和Magic Leap CEO Rony Abovitz

这是我对这家公司越来越有兴趣的转折点,开始更急切的想了解他的技术和产品。

如果人脑有套 API

我率先体验了一把当年遭受The Information抨击的笨重产品原型,那大约是Magic Leap产品原型的第 6 或第 7 个版本。  

 

初代产品与当年的技术原型相比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图 | The Information

那个家伙的体验其实挺有意思,在一个被安装了部分星球大战布景的库房里,你带上这个沉重的头盔,你发现眼前虚拟的形象与现实的布景叠加起来,然后一些情节会非常真实的影响你的感受。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动态的复杂的布景和情节用 AR,简单而固化的布景则用真的布景。

我一下子理解了卢卡斯影业与Magic Leap的合作目的,这就是下一代主题公园嘛。当然,如果你抱着感受黑科技的心态来体验这个,觉得失望也很正常。 

之后,我有幸体验了迭代开发到的第九个版本。也就是目前发布的初代产品的Beta版。这个版本已经与现在发布的产品外观变化不大,已经从头盔变成了眼镜,而且由于是分体设计,计算单元可以别在腰上,所以眼镜比其他一体化VR/AR设备轻很多。 

从体验来看,这是当时所有VR/AR设备中我能得到的最好体验,主观的体验是至少要好 50% 到 100%。比如相对当时最顶级一体化混合现实一体机HoloLens,Magic Leap不仅仅是轻很多,而且视角明显宽非常多,图像的Solid程度明显更好、“真实感”更强,这就比其他设备提供了更强的沉浸感,真正地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无缝连接起来。

这些明显的进步,已经很显然体现了其光场技术的优势,这说明这个刚起步的技术是很有前途的。 

Magic Leap的光场技术(Light Field)被称为 AR 显示的终极形式。虽然Abvoitz花了一段时间给我解释这个技术,但我这个文科生出身的人,无法确保正确的给大家解释清楚技术细节。

我可以简单的描述为Magic Leap更像是计算机科学与神经学的孩子,它的技术路径利用了人脑的计算能力,突破了传统成像技术逻辑,因为它不需要完整成像在电子显示屏上,让人眼去接受信息。而是通过光纤把“光场”投射到光学镜片上,利用人脑自己的本能能力去判读和解码。

这等于是建立了人类视觉的API,然后利用了我们大脑的视觉能力,极大的提升了显示运算和信息传输效率,进而突破传统显示瓶颈,提升了产品体验。 

根据Magic Leap在美国申请的一份专利,我们能够看到,通过其独特的光场芯片,同一光线能够被分解为12个不同距离的焦平面,人眼通过天生的聚焦能力,就能够看清想看的焦平面。这12个焦平面已经基本能够利用人脑建立深度感知,从而避免了传统屏幕投射式头显设备靠左右图像刷新带来的头晕、恶心等问题。

相关阅读

短视频逐步在电商平台兴起 但商家想靠它们带货还是有点难

短视频逐步在电商平台兴起 但商家想靠它们带货还

近水思鱼2017年4月正式开始涉足淘宝短视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针对商家的短视频产出已经有近五千条,再加上投放在淘内其他渠道的...更多

2018-01-04 17: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