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谈铁条钢铁的“重生:保持“一出现就打击”的高压态势
中信经纬客户,1月20日-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控协调局局长黄力斌表示,钢铁行业的违法违规一直保持着“一出现就打击”的高压态势。
20日,国家新办召开了2019年工业通信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一名记者问,2019年,在我国钢铁停产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出现了地下钢铁的“回潮”。工业和信息技术部对此有何评价?
黄力斌表示,自2016年以来,国家已将粗钢产能削减1.5亿吨以上,禁用“迪条钢”1.4亿吨以上,缓解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为确保产能真正回归,按照省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各地逐年检查验收产能过剩工作,对被取缔的“铁条钢铁”企业进行严密监控,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解困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部门和单位也组织了多次检查抽查。
黄力斌指出,随着市场形势的改善,钢铁价格已经反弹。一些企业承担了风险,“迪条钢”已经显示出复苏的迹象。在这方面,部际联席会议非常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广泛采用公开报告、卫星遥感监测、电力数据监测等手段,始终保持着打击钢铁行业违法行为“一触即发”的高压态势。2019年,部际联席会议发布了一系列国家通知,通报对一些地区“地下钢铁”死灰复燃和违法违规产能增加的调查情况,加强负面预警和教育作用,并敦促各地采取预警措施。
黄力斌强调,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及部际联席会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将督促各地继续按照“必要时报告检查”的工作机制,做好违法产能检查工作,防止“铁条钢”死灰复燃和被化解产能过剩的恢复生产,禁止新增钢铁产能。同时,部际联席会议还将适时对典型案例进行现场检查,继续实施高压政策,不断净化钢铁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信经纬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