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财经 > 商业 >

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继续 集成电路概念股票个股详解

0
时间:2017-08-03 14:12:47 来源:科联网
[导读]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继续 集成电路概念股票个股详解据中证报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对外进口依赖严重,集成电路产值不足全球7%,市
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继续 集成电路概念股票个股详解

据中证报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对外进口依赖严重,集成电路产值不足全球7%,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三分之一,目前已连续四年进口额超2000亿美元。集成电路国产化一直是行业重要的发展动力。近期,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动作频频,在国产化发展浪潮下,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值得关注。结合近期中报披露等的因素,建议关注细分行业绩优龙头,如三安光电、长川科技、上海新阳、上海贝岭、北方华创等。

中国芯中国造,是多年来中国高端制造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

“一个城市的普通家庭有约100颗芯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梁胜多年前就曾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集成电路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重要性。而今,100颗这个数字有增无减。智能手机、空气净化器、移动WiFi、高清电视、智能摄像头、声控灯……没有了芯片,所有这些让你生活便利的智能设备全都不可能实现。

小到人们的智能生活,大到国家信息安全能力,都与芯片以及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们息息相关。“国外一家大型装备厂商一个季度的产值,就比中芯国际一年产值还要高得多。”张昕也用一个数字来解释装备制造在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成立,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发,由行业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等牵头,向世界上最先进的40纳米和28纳米芯片技术节点攻关,并推动装备国产化。北京市作为组织牵头单位,对项目承担单位予以资金扶持。更为重要的,02专项让中芯国际、北方微电子、七星华创(北方微电子、七星华创后重组为“北方华创”)、中科信公司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站在了一起。

对于国产设备的“天然实验室”——中芯国际的生产线来说,过去购买进口设备,维修和调试都由有丰富经验的国外设备公司承包。为了使用国产设备,攻关小组得边干边学,不停监测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同时,为加速装备国产化进程,作为“客户”的中芯国际开始与多家国产设备商联合研发,在设备设计、研发过程中就充分根据大生产环节的需求进行,而非闭门造车、单打独斗。

“在科研上,以往的探索式研究只需要单点突破,一百次尝试有一次成功就可以宣告成功了。现在要提供大生产技术,必须一百次都成功。”张昕坦言国产化之路的艰辛。

2010年,国产设备开始进入中芯国际北京生产厂区。从2012年到2016年,使用国产设备加工的产品数量经历了0片次、2700片次、14万片次、110万片次、1000万片次的几何式增长。

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的集聚,成为了高端制造装备国产化的天然推动力。就拿坐落在中芯国际北京厂街对面的“邻居”北方华创来说,其成功开发了以刻蚀设备、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物理气相沉积设备三大类半导体装备产品为基础的20余类产品,成功替代了国外厂商同类产品。“设备一有什么问题,设备商的工程师就能过来,双方的合作沟通完全零时差。”中芯国际工程师说。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介绍,随着集成电路国产设备在市场化大生产中得到充分验证,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与国外最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至少五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