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是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从共享单车刚出来时社会公众的普遍叫好,到后来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床铺等先后涌现,社会对于共享经济的看法也发生了各种分歧。什么是共享经济?也就有了各种解读。欣赏者称之为“5年内最佳商业模式”,“押金是天才发明”;反对的声音如”公益说”、“免费说”、“正宗说”、“租赁说”,也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能过度捧杀,也不宜妖魔化。为了避免出现各种“为共享而共享”而导致的共享经济平庸化和娱乐化,不妨结合历史事实和具体实践来进行中国特色的“水煮”:力求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解读,扬其精华,避其糟粕,正本清源。据中国政府网官微消息,李克强总理31日考察中国移动,看到企业研发新技术,让共享单车在规范停车区域外无法锁车、持续计费,以破解乱停放难题。总理说,对共享单车等新生事物要本着包容审慎监管理念,用新技术、新模式更好趋利避害,使其既蓬勃又有序地发展。
在共享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共享单车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与残酷的淘汰制也在不断促进行业进步,共享单车正在进入一个不断反思改善的过程,而共享经济中的各个领域更可能会有一个优胜劣汰,加速洗牌的过程。需要企业积极引领行业的良性竞争与良性发展。同时,在共享经济壮大发展之后,更需要配套好相应的秩序规则,引导共享经济模式的规范化发展,从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户的安全性以及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