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联?“网联”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指要为支付宝、财付通这类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受央行监管。
2017年3月31日,与银联各司其职的“网联”平台诞生,并启动试运行。网联首批接入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试运行期间,将验证网联平台的系统功能、业务规则和风控措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试运行结束后,将按计划、分批次安排其他银行和支付机构陆续接入系统。
网联首批接入四家商业银行和支付宝、财付通(网联官方称,在真实生产环境压力测试指标符合预期的情况下,网络支付行业巨头财付通率先领跑,成为首家切量的大型支付机构。)、网银在线,第二批包括快钱支付、平安付、百付宝等;以后每个月陆续接入技术筹备到位的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
网联取代之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网联仅作为清算平台,一端连接持牌支付机构,另一端对接银行系统。
网联的建成,也划清了和中国银联的“楚河汉界”——银联转接线下支付,“网联”转接线上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任意选择接入其中的一种,但不得再继续直连银行的模式。
网联的目的在于针对网络支付建立统一公共的资金转接清算服务,换句话说,网联平台将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体系间的数据中介和桥梁。这一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掌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流向;另一方面可降低其拓展、维护银行渠道的成本,为支付机构提供了统一、公共的支付清算服务,节约了连接成本,提高了清算效率。
过去,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绕过银联直连银行,单独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就能连接过百家银行,已成为事实上的“网上银联”,不仅接口重复,而且开设多个备付金账户,关联关系复杂且透明度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当于各自构建了支付清算体系,游离于现有清算系统之外。
网联平台的诞生,就是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这也意味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们各自捏在手中的用户交易数据,都将被网联平台所知悉,不再成为闭环内的一部分。
网联和银联有什么区别?
银联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连接各大银行的桥梁,目前主要是负责线下,而网联与银联同等地位,主要负责线上(互联网)。
网联的建成划清了和银联的“楚河汉界”——银联转接线下支付,“网联”转接线上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任意选择接入其中的一种,但不得再继续直连银行的模式。
8月4日央行下发文件,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给出了最终时间:2018年6月30日
届时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
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的相关准备工作;
此后网联将组织开展接入工作,最终在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一位接近央行人士评价称“意料之中”。央行的终极目的是将整个支付体系纳入监管下。某种程度而言,央行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落实的进程,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网联股权结构:央妈占主导
此前7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及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等45家机构签署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拟共同发起设立“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网联”注册资本20亿元。
其中,央行下属7家单位(人行清算总中心、外管局下属的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共同出资7.6亿占股比例达到37%,央行系成为第一大股东;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持股比例为3%,代表不符合入股资格的中小支付机构行使投票权;而备受业内关注的支付宝和财付通最终持股比例皆为9.61%。
央行高层此前对网联曾有一原则性批示:务必保证网联平台掌握在人民银行手上。本次网联股东情况正式曝光,央行与其他国家机构占据主导地位充分说明网联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