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来临,关于 新能源汽车 国家又有了一些新政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新能源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三年政策:
2017年12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通过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继续有效。
影响:国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一辆1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能便宜8547元。这将给新能源汽车留下成长的机会,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抓住机会,积极进行技术进步、市场布局,并且进行规范发展,迎来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太依赖政策。
二、 新能源车 补贴继续退坡政策:
财政部有意将2019年补贴标准调整至2018年实施,从最新曝光的补贴方案手稿来看,会在2017年补贴政策基础上退坡20%。2018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方案将续航里程的划分档次增加至5档,分别为“150公里-200公里”、“200公里-250公里”、“250公里-300公里”、“300公里-400公里”、“400公里以上”,续航里程的门槛由原先的100公里提升至150公里。此外,动力电池的最低密度要求也提升到105Wh/kg。
影响:纯电动车型动力电池密度、续航里程重要性显而易见,未来补贴政策将逐步向高端新能源汽车倾斜,这将是技术、成本控制、市场等的综合较量。
三.车贷政策调整:
新能源车可贷85%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颁布了新修订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调整车贷比例,新规将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5%。
影响:新政对新能源汽车作出了定义,即“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 纯电动汽车 和 燃料电池汽车 等”。这意味着从2018年起新能源车将单独考核并享受更高车贷比例。
投资建议
一、上游
可以说是目前最确定的环节,竞争最充分稳定,中长期而言,需求大增后,龙头将显著受益,从产业趋势来看,不会出现中游下游更新换代、产业升级的剧烈变化过程。
长期来看,碳酸锂供给与下游需求匹配,可能会支持价格高位稳定,但上游锂电池涨幅已高,操作价值下降。
钴的供给属刚性,钴成本占比降低亦可打开上涨空间,这些都是格局很稳定的行业。
相关标的:江特电机、威华股份、天齐锂业、赣锋锂业、雅化集团、华友钴业、洛阳钼业、诺德股份
二、中游
电池产业链较为复杂,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以及三元锂,三元锂对应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锂矿、钴矿、镍矿以及锰矿等;负极以石墨材料为主。
近两年动力电池厂商加快扩产计划,从出货量角度看,行业集中提升的趋势显著, CATL 相关龙头企业是最值得关注的。
相关标的:
杉杉股份、先导智能、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江苏国泰。
三、下游
国内外都还没有形成绝对意义上的龙头车企。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数量严重不匹配,网上关于充电难的问题也吐槽不断。
充电桩市场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资金链是企业维持运营的根本,对于一些资金链比较弱的企业来说,就很难走到最后。由于还没有进入正式的爆发期,值得跟踪。
整车分为乘用车和客车:
客车行业渗透率高,已经比较成熟,格局稳定。宇通客车、中通客车、比亚迪三头鼎立。客车企业的估值当前都偏低,股价并未完全反映未来成长性,是值得投资者长期留意的一个领域。
乘用车,可以说未来几年的巨头们竞争的主战场,比亚迪、吉利、北汽、众泰、江淮,是目前的5个龙头企业。
关注:
1) 特斯拉产业链供应商:拓普集团、国机汽车、旭升股份;
2) 新能源汽车优质零部件供应商:银轮股份、三花智控、亿利达、安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