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权威第三方数据机构艾瑞咨询6月份最新共享单车行业的数据显示:从用户总使用次数、单个用户月度使用次数、单个用户日均使用次数等几项关键数据来看,ofo皆大幅远甩摩拜,稳居共享单车行业第一地位。反观摩拜,其多项核心数据均呈现明显下滑态势,落后于ofo的差距正在不断加大。
艾瑞6月数据显示,ofo用户总使用次数为145642.18万次,排名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第一。摩拜用户总使用次数为71063.39万次,相比之下,ofo的用户总使用次数远超摩拜达74578.79万次,是摩拜的2倍之多。与5月同期相比,ofo6月的月度用户总使用次数上涨超8%,摩拜6月的月度用户总使用次数下跌超31%。
此外,艾瑞最新6月数据还显示, ofo单个用户月度平均总使用次数为22.53次,位居第一。摩拜单个用户月均总使用次数为11.99次,位居第二。ofo单个用户月度平均总使用次数高出摩拜10.54次,为摩拜的近2倍。相比5月,ofo6月单个用户月度平均总使用次数出现约4%的涨幅,摩拜则下跌超33%。
同时,ofo单个用户日均使用次数增至5.79次,较5月上涨超5%;摩拜降至为2.94次,较之五月下降30%。
综上可见,ofo在活跃用户规模、用户使用频次、整体增速方面已高居行业第一,成为共享单车行业活跃用户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用户使用频次最高、粘性最强的平台。反观摩拜,却在几项重要数据指标方面呈现大幅下跌,且跌幅高达三成以上。一涨一降的强势对比,或意味着摩拜已经在两强割据大战中渐有掉队迹象。
业内分析认为,共享单车行业的清场效应已开始显现。一方面,在ofo、摩拜已占据较大用户规模的情况下,其他平台很难获得增长空间。而另一方面,ofo强势发展,增速迅猛,不断拉开与摩拜的差距。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市场用户,将集体倒向第一品牌效应不断凸显的ofo。而ofo能够在共享单车市场上一骑绝尘,所向披靡,这与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以及以用户为中心,不断优化产品的理念密不可分。
ofo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低成本运营模式,这也主要得益于其占据了行业内70%的供应链产能,采用标准化产品。ofo与凤凰、富士达、飞鸽等达成合作,为其提供千万级别的产能,跟这样量级的合作直接降低了ofo的单车采购成本。因此,ofo可以投放更多的车辆,覆盖更广的用户群,满足日益增长的共享单车用户需求。
而摩拜在单车造价方面向来“以高著称”,较高的单车成本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摩拜单车的投放量,自然也不可能达到像ofo一样实现速度更快的开城速度。在双方的单车铺量速度比拼中,摩拜处于下风也在情理之中。
ofo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还不断优化产品,探索共享单车未来的发展方向。ofo还率先“牵手”华为和中国电信推出基于新一代NB-IoT网络技术的智能锁,并首次实现全面商用。事实上,NB-IoT技术有着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而其作为万物互联时代关键网络连接的技术,也是最符合共享单车应用场景的技术突破。新技术的应用,让共享单车行业向“物联网”时代跨出了重要一步。
现在,ofo已将新一代智能锁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全面领先的智能化升级。反观摩拜,其宣称的与爱立信、高通研发的新型智能锁还没有进入量产阶段。应该说在这一波的智能化大战中,ofo又走在了前面。
可见,不管在数据表现、市场占有率还是在创新探索能力上,ofo均已独占鳌头,遥遥领先竞争对手坐稳共享单车第一宝座。此外,加之获得比摩拜额度更高的E轮融资,以及迎来原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强势的加盟。基于现有的发展基础,在获得更强大资本支持,并拥有战斗更强的领导团队之后,有理由相信,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力的ofo,将凭借更快、更稳定的增速持续扩大与竞争者们的领先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