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业界动态 > 滚动 >

三百大V离开知乎 但近日头条能带领他们找到正确的发展和未来吗

0
时间:2017-08-31 15:48:24 来源:秦巴在线
[导读]秦巴在线8月31日讯 8月29日下午,微博认证用户老雅痞在微博上转发疑似知乎大V恶魔奶爸的朋友圈截图。截图中恶魔奶爸称:今日头条今年一口

秦巴在线8月31日讯 8月29日下午,微博认证用户“老雅痞”在微博上转发疑似知乎大V“恶魔奶爸”的朋友圈截图。截图中“恶魔奶爸”称:“今日头条今年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刚把我也签了,而且是给钱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领高。签完以后所有内容不可以再发知乎。优质的内容创作者被抢完了,所以知乎的质量每况愈下。”

此事一出,网民们立马炸开了锅。有业内人士分析,对知乎而言,这次被挖大V挖墙脚虽然不是第一次,但之所以全网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挖角者不同于去年的分答,而是手握重金与数亿用户的今日头条,独家买断式“挖挖墙脚”对于知乎无异于釜底抽薪。而头条的“慷慨”报价,更映衬出知乎这一“免费知识生产平台”的清贫处境,也映衬出知乎在“知识变现”这一年多以来的无所作为。

赠人玫瑰手就该有余香,钱不该是知识分子的困境

蓝鲸认为:知识分子爱知识也得吃面包,总的来说为了知识变现和头条签约没什么可耻。

随着事情的发酵,两方平台分别做出了回应。知乎表示,“有价值的知识分享,是无法简单粗暴地用批量生产的方式实现的,也无法批量计价。但是好的内容和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一定能在知乎平台上获得好的回报。同时我们相信,用户在知乎平台上所收获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收益,更是在知乎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中,通过分享知识所获得的尊重、乐趣和新机会。”

另一边,悟空问答市场总监刘晨表示,其平台签约答主不止 300 人,但从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台发布内容," 现金是对知识分享的奖励,予人玫瑰者,手里不应该只有余香 "。

而处在这件事情暴风旋涡中间的主角“恶魔奶爸”则在自己的公众号里,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不满。

“在知乎上非常流行的论调,靠写文赚钱就是罪恶,不配被称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所以,靠写字赚钱,在知乎就是特别罪恶的事情,是营销,是左道,是邪魔歪路,要彻底弄死。其实我挺难理解这种想法的,靠写字赚钱,别人提问,我用我的经验回答,获取一定的报酬,我在分答,微博问答,都是这么操作的,去今日头条也是同样如此。所有收入都按照税法交纳足额的个人所得税。所有提问的人,都是有切实需求的,利用互联网,把信息不堆称抹平,沟通不同的世界。在我看来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怎么就成了大逆不道,知乎罪人,污染了知乎环境了?利用平台帮助别人解决疑难,同时赚取一定的费用,是天经地义的,合情合理合法的。”

尽管在优质内容的把控和独树一帜的风格上知乎如一股清流存在着,但帮助大V变现艰难也确实是现今社会下,知乎面临的非常苦涩的难题。

拥有141万粉丝的张佳玮张公子是知乎的明星大V,在回答中,他提到今日头条也邀请过自己,但是考虑“性价比不算高”,自己没有接受。但是对于“去那里的诸位,我倒是理解”。张公子列举了几条原因,第一条便是在知乎写字“确实不挣钱”。在内容保护方面,他也认为知乎“对内容输出者的保护并不算出色”。“我感受不到我作为一个认真的原创内容输出者,在知乎这一亩三分地上耕耘许久,所应该收获到的成就感。”

用户“情何以堪”做过实验,一篇文章同时发表在知乎专栏、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结果显示,同样的内容,的确在知乎平台的数据最不理想。

从这些在知乎用户的评论中可以发现,钱的确是一个问题。或许不会有多少人把用回答赚钱当做主业,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回馈和认同,就像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

除了变现艰难外,知乎大V在名气和跨平台传播能力上也稍显逊色。自媒体人三表龙门阵认为:“知乎大V”这个 tittle 简直是可以和穷酸划等号的。没有比知乎大V再封闭的概念了,他们螺蛳壳里做道场,夜郎国里当君主,如果网民非知乎重度用户是绝然不会认识的。而微博大V、公众号大V则不然,名气会对外辐射,具备跨平台的能力。”

头条与知乎大战事件迅速发酵,除了对两个平台大看法之外,还有些网友又热议起了知识分子该不该为“五斗米折腰”这一千古年来的命题。有网友表示和钱没关系,喜欢知乎上商业氛围很淡的感觉,也有网友支持知乎大V向其他平台走出去,认为知识值钱是好事,这属于良性竞争。而蓝鲸个人认为知乎大v的选择自由值得尊重,没必要套上道德枷锁。知识变现的大势不可逆,钱也不该是知识分子的困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