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业界动态 > 滚动 >

是时候放弃建筑之争了正确的方法是把应用放在第一位

0
时间:2020-01-19 16:32:00 来源:秦巴娱乐
[导读]是时候放弃架构之争了,正确方式是以应用为先!|方式|架构|时候

原标题:是时候放弃关于建筑的辩论了。正确的方法是把应用放在第一位!

当我还是个孩子看戏剧的时候,我总是问大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评估一个人时,他们通常会给另一个人贴上标签。肉商听到的最常见的事情是“这肉太肥,这肉太瘦”.似乎这个世界一直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要么是这个,要么是那个。然而,除了砧板上的肥肉和瘦肉之外,还有一种有肥肉和瘦肉相的“猪肚”。

这就像计算架构模式的选择。似乎别无选择,只能在集中式和分布式之间进行选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清晰明了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这个,还有那个。看似对立的方法实际上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借鉴”

b0916109cbf64d3298f6e386c92d5ce6.jpeg

尤其是今天,在数字转型的推动下,产业转型和技术迭代都在不断加速其演进:一方面,整个产业正在经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另一方面,整个技术创新也正在经历从基础设施云到业务数字化再到应用智能的转变。

毫无疑问,继续坚持集中式或分布式体系结构的“二合一”选择策略是太过分了。事实上,建筑选择的本质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创新,促进企业更快地完成数字化转型。因此,未来选择计算架构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将业务放在首位或应用程序放在首位!

集中式与分布式之争

最近,一场“点对点”的在线辩论比赛再次将关于集权和分权的辩论推到了前沿。

众所周知,半个世纪前,大型机技术堆栈开启了以服务器为核心的计算时代。随着业务和数据集中处理的发展和成熟,它一直以关键事务处理的企业级计算为基础,同时也产生了“持久的”集中架构。

作为一个最成熟、最完善的计算架构系统,不难发现集中式架构的技术堆栈始终坚持的原则:让用户在开发、交付、操作和维护方面拥有更大的关注度和稳定性,成熟、领先的系统优势贯穿整个堆栈。

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设备数量少、架构设计简单、通用性和应用耦合度低、资源调度灵活、部署容易三个方面。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处理不需要多个点之间的分布式协作,因此系统响应速度快,数据可靠性和一致性好。由于其结构简单,在系统运行维护、容灾设计和空间功耗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因此,集中式架构在企业核心业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大型商业企业仍然选择集中式架构来处理企业核心业务的关键原因。

同时,分布式架构起源于互联网,并最终在云计算时代变得“流行”。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兴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拥有数亿用户,使得他们每天都产生大量数据。来自第三方的数据实际上支持这一趋势。国际数据公司预测,全球数据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2025年的175ZB,中国将以30%的年均增长率领先世界。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和云计算公司实现了业务多元化,从原来单一的社交网络、搜索、媒体、网络游戏等应用扩展到深度学习、在线交易、视频娱乐、在线支付、金融服务等多元化应用,并呈现出极快的增长。新应用程序和新产品的迭代带来了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因此背景上的各种压力成倍增加。

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下,分布式体系结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有效地预处理大规模交易的即时爆发,同时支持面向互联网上大规模客户的相关服务。同时,它可以广告

站在不同的“阵营”中,上述观点实际上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计算模型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简单的规则:即计算模型在集中式和分布式之间不断摆动,以往复的方式向前移动。

最典型的例子是过去十年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使得分布式架构“备受追捧”,但也导致了X86服务器的“蔓延”。大量X86服务器及相关配套设备带来的能耗和管理压力也给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成本和管理挑战。因此,近年来,企业回归“集中”结构并不少见。

应用决定架构是真理

那么,我们如何客观地看待今天集中和分散的辩论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新的维度重新组织和解释这个问题。

eaee49e65b404e13b01b718eef8436ce.jpeg

首先,信息技术是完整的堆栈,它指的是未来企业的结构和信息技术资源。它构建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转换成服务资源,它是完整的堆栈服务。将来,企业的基础设施可能不再分为集中式或分布式。只要是企业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服务,它就必须能够在所有级别和维度上提供服务资源。

其次,集成是指企业未来的数据中心。无论是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还是分布式组织结构,过去的“烟囱”体系结构都不能重复。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自建数据中心与公共云资源相集成。这意味着企业未来将采用私有云、混合云或公共云。这些不同的云都是企业构建和管理资源的方式和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有必要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整合这些异构资源,实现“自用”。

最后是数字化,指的是企业对各种建筑的建设。核心实际上是解决数据问题。因此,未来的基础设施也需要有能力不断迭代和发展。企业服务或应用可以基于什么样的平台和架构,也可以完成服务和应用的“供应”,从而允许数据不断沉淀,丰富服务,最终产生更大的价值,使企业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总而言之,事实上,无论是完整的堆栈、集成还是数据,其背后都是“应用定义”或“业务定义”,能够推动业务创新的过程和机制,最终完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9e095af12795468fad7c3974843a8f7b.jpeg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雷军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让应用程序决定架构。在此基础上,同时,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异构和集成的集中式分布式基础架构资源库,从而创建一个高级的信息技术架构,我们可以提升企业的业务领导力。”

具体来说,企业的核心业务采用集中式架构,以满足企业关键业务对超高业务稳定性、高数量一致性、节点级高可靠性和巨大数据吞吐量的需求。创新业务使用分布式架构来满足企业对灵活扩展、横向无限扩展、低采购成本、敏捷开发和轻松部署的需求。

在胡雷军看来:“从具体实践来看,K1 Power仍然是大规模交易业务系统的最佳选择。当然,企业也可以使用分布式体系结构,但是整个运行和维护模式需要大大调整。除非是从头开始新建,否则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当今许多超大规模系统可能很难用集中式系统来制造,因此分布式或OpenPOWER等新模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胡雷军不仅这么说,而且他领导的商业机器浪潮自成立以来已经这样做了一年多。公司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整合核心和创新架构优势的集成架构,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双重标准的高级信息技术架构战略。

这种判断和战略选择确实符合当今许多用户的新选择方向。其中,招商银行与浪潮商业的合作

因此,企业信息技术架构战略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自身固有的架构以及未来业务创新和演进的实际需求。基于自身原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应选择安全可靠的架构转型路径,并从未来信息技术容量扩展和集成的角度进行考虑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时俱进,构建符合外部环境和内部变革双重标准的信息技术架构战略,符合自身数字化变革的需要。

正如胡雷军所说:“企业不应该为如何在核心架构和创新架构之间进行选择而苦苦挣扎,而应该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和应用负载特性,构建一个融合核心架构和创新架构优势的融合架构。”

更大舞台是数字化浪潮

当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否认数字转型是目前的“大事”,特别是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开始渗透和融合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数据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主流。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国家数字“新基础设施”的重点领域。

根据第三方数据,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总规模将接近3000亿元,并将保持每年30%的快速增长速度。这种快速增长不仅是由一两个行业(如互联网或云计算)的需求驱动的,也是由数千个行业的数字转型驱动的。

9367a1965fb84abdbd03955e8f51fa69.jpeg

从这个角度来看,浪潮商用机器一直倡导构建的集成架构,整合了核心架构和创新架构的优势,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种“新常态”。

可以说,数字转型带来的更大舞台正在等待浪潮商用机器公司重新定义和扩张。这也是浪潮商用机器在整个数据中心市场乃至未来数字转型中的价值。

也许在那个时候,关于集中式或分布式架构的利弊的争论可以暂时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