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在线8月29日讯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三家公司都控制着自己的操作系统。为什么?因为控制操作系统在价值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操作系统提供商在硬件上提供了抽象层,并拥有终端用户的直接通道(允许他们从任何想要访问这些终端用户的人收钱)。
在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世界里,苹果、谷歌和微软采用独特的战略,让他们可以从操作系统中获利。
苹果利用其操作系统在硬件业务上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谷歌利用其操作系统从其广告业务中获得更多收入,而微软直接为其操作系统和运行的关键应用程序收费。
现在,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在竞相开发能驱动自动驾驶汽车的软件,但这些公司将如何从他们的软件中获利尚不清楚。
特斯拉正在采取跟苹果类似的方式,建立整合的硬件软件栈;百度和Udacity等公司正在开发“开源”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帮助他们销售互补产品;而像Mobileye和Uber这样的公司,似乎正在打造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汽车制造商的软件供应商。
很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模式,将操作系统层货币化,这些模型将对不同公司在研发、营销、游说和运营方面的投资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模式胜出,预计将继续看到华丽的营销和时髦的车型,因为高价、高利润率的“硬件”/汽车销售将是业务的主要驱动力。如果百度的“开源”模式胜出,预计将会看到来自不同制造商的许多低成本汽车,而百度则通过出售其他服务来变现其开源软件。
其中一些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一些影响不那么明显。
例如,运营“封闭”的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公司可能不太可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数据,这可能会导致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国家立法体系出现困难,因为公众会担心自身安全与公平。此外如果一家公司最终在早期领先,但又不愿分享自己的数据或算法,那么它们可能会对监管产生影响,从而让其他公司难以建立相互竞争的系统。
用户将如何支付交通费?按服务付费还是自己买车?
如今,像宝马这样的公司正在对未来交通消费的前景进行一系列的押注。
宝马还在继续向消费者销售汽车,不过,他们也在销售“交通服务”,消费者可以在这里租辆自由的汽车,或者打车,或者未来还可以订购无需司机的汽车。
他们的想法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会想要以不同的方式消费交通工具,因此他们需要一款应用提供所有的选择。另一方面,像马自达这样的公司认为,消费者永远都会想要开车,他们正在为“热爱驾驶的核心客户”建造和销售汽车。
这两种观点不一定相互矛盾,市场的不同部分也会有不同的需求。
然而,交通即服务和“自有汽车”市场的相对规模将在未来发生变化,很可能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按需支付交通费,而不是拥有汽车,而这通常是一种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产。我们越是倾向于交通即服务的世界,汽车公司未来的运营方式就会越不同。
如今,汽车制造商是整个广告业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消费者不再购买汽车,只购买优步和Zipcar租车服务,这将极大地改变在汽车广告上花费的数十亿美元。它还将改变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池。
如果拼车公司能够将汽车“商品化”,使消费者不再关心他们从A地到B地的汽车类型,他们将能够在交通运输行业获得相当大一部分利润,并将这些利润再投资于他们的技术平台和市场。
如果拼车公司从汽车和卡车制造商那里获得越来越多的收入和利润,这意味着什么?一个主要的影响是,拼车公司将更有可能投资于自动化来削减成本,而不是专注于雇佣司机(他们会购买汽车),这可能会迅速加速失去驾驶的工作。
另一个重要影响是,随着拼车公司倾向于从汽车制造商大量购买汽车,以降低成本,汽车经销商将变得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