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在线视频三强中,爱奇艺是最容易受到外部资本市场影响的平台。这既有可能是它的未来想象力,也可能是它的现实发展之中的牵绊。
从2016年2月宣布私有化,到同年6月私有化被迫撤回,从内地资本市场到传闻中香港,再到赴美IPO,一年多时间看似短暂,对于爱奇艺和龚宇来说,却可能非常漫长。
今日早间,彭博新闻社又一次曝出爱奇艺上市的相关新闻,称知情人士透露,爱奇艺寻求在2018年赴美IPO,估值8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爱奇艺宣布私有化时候的28亿美元估值,也高于2015年11月优酷土豆私有化时阿里巴巴付出的46.7亿美元。
更有知情人士称,爱奇艺将启动与投行的谈判,希望获得最高100亿美元的估值。通过AB股制度,在IPO之后,百度希望继续持有爱奇艺的控股股份。不过爱奇艺的IPO还处于初期阶段,最终估值有可能调整。
爱奇艺在资本市场的未来安排,早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潜在大新闻,也将注定成为龚宇多年创业的关键节点。当竞争对手优酷成功卖身阿里巴巴,俞永福表示整合成功、而腾讯视频又在腾讯内部相对稳定时,行业与舆论的目光自然聚焦到这剩下的视频巨头身上。
“爱奇艺自建立时的目标,就是要做独立IPO为股东获得更大回报。”2014年底龚宇曾对外明确表示。
上市路线的反复,政策环境的摇摆,局势处于瞬息万变和诸多不确定之中,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爱奇艺的下一步究竟去向何方?这短暂一年时间里,龚宇又经历了哪些波折和机遇?他手中的筹码足够让爱奇艺实现最初的目标吗?
漫长的2016年
在爱奇艺的创业过程中,百度一直是那个无法绕开的关键角色。
2011年8月及12月,百度耗资4500万美元认购奇艺B轮优先股,并于2012年11月3日,收购原爱奇艺第二大股东普罗维登斯所持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2013年,百度斥资3.7亿美元收购PPS,实现PPS与爱奇艺的合并。2014年11月19日,百度为爱奇艺引入小米投资,同时追加对爱奇艺的3亿美元投资。
不过,在线视频行业异常血腥而漫长的厮杀,却让爱奇艺始终是百度财报里的那个流血点。
2015年,暴风科技(现暴风集团)、乐视网等互联网公司在A股市场尝到甜头,互联网圈刮起了一股私有化浪潮。对于爱奇艺和百度来说,私有化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来解决了百度财报中的爱奇艺包袱问题;二来可以顺势实现VIE架构拆分;三则可以在烧钱模式下到公开市场补充资金。
“我并没有去纳斯达克上市的情节,对爱奇艺而言,新三板和战略新兴板都是不错的选择。”龚宇在2015年7月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他对纳斯达克市场的看法,他认为有公司之所以会去纳斯达克,考虑的是融资能力的问题,而在当初美国融资能力强。
美国资本市场的优势在2015年的中国企业眼中并非最诱人的选项。爱奇艺的竞争对手优酷在当年选择从美国退市,在古永锵事后的描述中,美国市场投资人对于某些财务指标的看重并不符合优酷需要再度加大投入的现实需求。
而当时正在酝酿中的战略新兴板则明显淡化了盈利要求,对财务指标不再做硬性要求,为不少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上市开了绿灯。此外,也为股权架构存在特殊性的公司预留了上市空间,为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回国上市建立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