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英伟达2017 GTC China(GPU技术大会中国分会场)在北京举行,智东西作为特邀媒体,从Keynote大厅第一排发来CEO黄仁勋主题演讲的重磅报道。
演讲后,黄仁勋又接受了智东西等媒体的专访,这位粉丝爱称“老黄/黄教主”的CEO幽默且健谈,不仅谈及计算力、机器人、AI医疗、自动驾驶等问题、还与智东西交流探讨了关于“英伟达云”以及最近大火的“AI芯片”。
一、“AI芯片”将无所不在
从最近的华为麒麟970、到苹果的A11,AI芯片/端智能似乎已经越来越成为趋势所在,AI在终端的落地也已经从软件层步入硬件层。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我们将从云智能走向端智能呢?
面对智东西的这个问题,黄仁勋首先回答——未来是“云智能+端智能”的时代,AI将无处不在。
未来,像咖啡机、保温杯、麦克风、甚至耳环、鞋子这些小物件都会智能化,但是它们的处理芯片并不需要特别强大的通用智能,而是针对非常窄的专门领域进行智能化,比如一个麦克风,只需要声音方面的AI处理能力。
而云智能将会是通用智能,视觉、声音、数据等等,需要拥有一切AI处理的能力。而英伟达这些高性能、大功耗的GPU在云数据中心上有着切实的用武之地(比如老黄在上午的演讲中就特别提到了与BAT三朵云的合作,以及又宣传了一下基于新GPU Tesla V100推出的HGX云计算服务器)
不过,目前英伟达主打终端的GPU板卡是Jetson TX2,这块搭载4核CPU的Pascal架构GPU标准功耗为7.5W,远小于英伟达其他动辄几十上百W的GPU,但对于功耗极为敏感的超小型设备,这个功率还是太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伟达于昨天正式开源了DLA(深度学习加速器)架构,厂商可以免费下载这个专为IoT设备设计的AI架构,自己打造低功耗的AI芯片。
二、“英伟达云”在十月第一周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