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业界动态 > 趋势 >

共享创业潮一波又一波来袭,如何快速抓住最佳切入时机?

0
时间:2017-10-11 17:39:24 来源:界面新闻
[导读]共享单车毫无悬念是贯穿2017年全年的一大社会热点。在十一长假期间,知名财经媒体曝出ofo和摩拜的投资人正在就两家合并事宜进行谈判,成为

共享单车毫无悬念是贯穿2017年全年的一大社会热点。在十一长假期间,知名财经媒体曝出ofo和摩拜的投资人正在就两家合并事宜进行谈判,成为这个假期为数不多的重磅新闻。

不过,据懂懂笔记了解,合并只是ofo和摩拜早期投资人的想法,因为合并可以再次提高估值,令他们成为最大收益者。这其中,ofo的天使投资人朱啸虎是主导者之一。就在十一前,他还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只有合并才能盈利。

投资人想的是高回报、早退出,而两家平台的创始人,他们思考的则是如何把公司运营好。其实排除投资人因素,所有创业者更为关心的都是如何把公司运营好,带来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的两重收益。

从去年共享单车创业热潮兴起之后,这个领域入场者就越来越多。如今,做大的只有摩拜和ofo两家,其他无数中小创业企业目前都挣扎在生死线上。此外,在共享单车之后,一轮又一轮的共享风口也刮起,充电宝、汽车、雨伞,无数的创业者拥入这些细分的共享领域。但是共享创业不易,有很多道坎儿仍在前面等着他们。

创业“冷启动”三要素:快速、低成本、高效率

对于创业者而言,第一道坎儿就是“冷启动”。共享单车的创业属于重资产创业,创业成本非常高。其他互联网创业项目更多是写代码,成本主要就是在人才上面;而共享单车创业初期的投资主要在线下资产上(购买自行车)。除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雨伞、健身器、移动电源等风口,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所以,成本控制和启动速度,是创业者必须迈过去的第一道坎。

在控制好资产成本的基础上,企业在创业初期经营既要“外练筋骨皮”,对内还要练好扎实的“内功”。如何解决内部管理的规范、办公流程的顺畅以及运作的高效等问题?让内部IT系统支撑起业务运行,同样是企业不能回避的核心关键。

没有IT系统公司肯定无法运转起来,但一次性投资建一套完整的IT系统不仅慢、而且贵、风险又大。如今,随着云计算和各种SaaS服务越来越成熟,创业团队更多选择了“轻模式”:在云端“冷启动”,使用云端的应用软件,租用云端的存储空间,这样即可以快速启动业务,资金投入也不至于捉襟见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