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业界动态 > 趋势 >

李斌:创立易车、蔚来,孵化摩拜,我的出行帝国是这样打下来的

0
时间:2017-10-17 17:26:20 来源:界面新闻
[导读]上个月,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对考拉FM以个人名义投资了近2亿元人民币,因为他认为,车联网在2020年左右将会全面爆发,而车内的音频系统将是
上个月,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对考拉FM以个人名义投资了近2亿元人民币,因为他认为,车联网在2020年左右将会全面爆发,而车内的音频系统将是车联网的一个切入点。

而如此大手笔的投资行为,却仅仅只是他出行帝国构建路途中的一笔。

李斌创办了市值20亿美元级别的易车、估值30亿美元级别的蔚来汽车,并孵化了10亿美元级别的摩拜。身兼易车、摩拜单车、蔚来汽车三家公司董事长的他,依托易车网投资了30多家出行领域的公司,花费了数亿美元,覆盖了从造车到用户看车,再到购车、用车最后至卖二手车整个车辆生命的全周期,且其中不乏行业翘楚。可以说,他手握着国内出行行业的半壁江山。

而这个出行帝国,他是如何打下的呢?

1、不讲弯道超车,来讲换道先跑

我们以前经常讲弯道超车,但弯道超车是很难的。换道就看谁先跑,跑的快一点,别人还没有反映过来,你当然就有一些优势。

而我有过不少换道先跑的经验。

大学时,我学社会学,辅修了法律专业,考过了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赚了不少的钱。我办了自己的公司,名为南极科技,业务是在美国租几台服务器,在国内帮人注册域名、租空间。

那个时候,私家车还很稀罕,BBS还是最大的网民聚集地,但是热爱汽车的我就决定做易车网。仅用了两个星期,就拿到了一千万人民币的投资,投资方是一家国有汽车经销商。

那是互联网泡沫最为疯狂的2000年,我觉得自己是中国的比尔·盖茨,创办一个公司只需三四年就能上市。

很是年少轻狂。

然而还是在2000年,我还没有成为比尔·盖茨,互联网泡沫破灭期就到了。

公司从商业模式与运营能力上都没有太强的抗风险能力,大股东这个时候还一分钱都不让我们花,所以我们什么都干不了。

2001年底最后一次董事会,我忍不住了。当时,公司还剩下600万元。我说,算了,你们把钱都拿走吧。亏掉的400万,算我欠你们的债,由我慢慢还。

我一分钱也没有,可是我拿到了整个公司的股权。

为了生存,我只能什么挣钱干什么。我带着几个人编程序,一家汽车公司的经销商管理软件的项目赚了200万。

2003年初,易车开始给一汽马自达做网络营销服务,建网站,去门户网站投广告。这期间,我创建新意互动,一家网络营销服务公司。

到2004年底的时候,易车网重新发布。和别人不一样的是,这次我们一上来就做最苦最脏的活——赚经销商的钱,在所有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易等)上发布汽车报价信息,为想买车的用户构建一个专属的服务通道。随后的几年,大部分汽车厂商纷纷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投入,有很多甚至占到整个营销预算的10%-20%。我们正好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用自己以前积累下来的品牌和技术,为公司翻身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2006年,我们收购了上海的一家叫车世界的公司,希望打造中国最大的汽车媒体集团。随后我们就走上了一个大家都听到过的故事,就是融资、不断地发展业务、最后赴美上市。

如果说,易车网的成功是因为我把握住了汽车与互联网协同发展的浪潮。那么基于易车网的成功之下,我在2014年把握住了另外两个重要的浪潮,分别是共享经济和汽车行业电动化。

我从2012年开始想做蔚来汽车,蔚来就是蔚蓝的天空来了,是我的初心。2014年,为了减少污染排放、扶持国内车企在新技术领域追赶国际汽车巨头们,中国政府拿出了冠绝全球的新能源车推广力度。我想,时机到了。

易车网的成绩让我拿到了进入这个领域的入场券,腾讯、百度、京东、顺为、红杉资本成为了我的支持者。而成立不到三年,甚至在尚未发布量产车时,蔚来汽车的估值就超过了我创办17年的易车,达到了200亿元。

而2014年年末,我还换了另一次道。当时,滴滴与Uber正打得不可开交,被天价补贴战拒之门外的我则捕捉到了1-3公里的短途出行的场景,将共享单车的想法连同146万元天使轮投资交给了极客汽车创始人胡炜玮。

2、直面失败

人人都会失败,但是在大量的财力精力投入进去后,很难去承认自己的失败。

2010年,易车网上市。是很值得高兴的一年,也是我最为纠结的一年。

因为在2006年底到2009年,3年的时间里,我们围绕汽车行业做了很多跨媒体运营的尝试。

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汽车节目制作商,在近200个电台开通汽车广播节目,还出版了杂志。要不是因为这些,我们是不需要接下来的融资的。

到2010年,我发现,这些部门之间的协作并不是我想的那么强,每个部门发展的节奏也不一致。我必须否定自己,再次重新专注在互联网。

我难受了好几个月。三、四、五月,做业务分拆,拆出了300人,2个亿的营业额。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虽然我们很多业务发展得不错,但强强都不一定能整合。我低估了整合的难度,高估了协同效应。

整合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有用,那是真的能够砍成本。

做了这个决定,就是承认自己的失败,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花掉了好几千万美金,股份也稀释了很多,但是路线却更清晰了。

3、考虑商业模式之前,先切换到用户的角度

相关阅读

阅文集团上市暴涨:热捧背后是腾讯的内容帝国

阅文集团上市暴涨:热捧背后是腾讯的内容帝国

11月8日,腾讯控股公司旗下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00772 HK)在港上市。发行价每股55港元,截至记者发稿,报101 1港元,市值909 29亿港元,更多

2017-11-08 18: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