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华为,恭喜余承东,在全球市场份额上超过苹果,位列第二。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数据显示,华为手机发货量达到1.12亿部,同比增长19%,收入同比增长超30%。
这组数据颇值得玩味。收入增幅大于市场增幅,意味着在过去三个季度,华为卖出了更多高端机。行业共识是,高端机是手机厂商最重要的利润和品牌价值来源。余承东也说:“利润来自高端产品,低端产品没有利润……我们需要持续的利润增长来支持。”
不过,如果要看利润的话,华为所面临的却是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今年Q1的营业利润总额为121.1亿美元,苹果、三星分别瓜分了83.4%、12.9%,华为大概只有苹果的十分之一。根据腾讯科技的描述,苹果销量下滑并非不受市场欢迎,而是iPhone 7供应链产能不足,实属供不应求。华为却是开足马力机海战术惨胜的结果。这一进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
利润不高,库存周期较长
某种程度上说,发力高端机是华为的美好愿望,但这个销量世界第二的帽子,却是以华为荣耀和华为畅想为代表的低质低价手机撑起来的。当然,从满足中低端亚非拉不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发力低端机无可指摘,但市场归根到底看的是利润率。何况华为不上市,没必要像小米之于红米,靠市场规模抬高估值。
答案只有一个,华为真的很努力,但理想太远,时间又过得好慢。
华为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显示,华为手机在上半年发货量达到7301万台,P系列和M系列高端机合计销量却只有1450万台。而这已经是华为高端机总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之后的结果。剩余5000多万台的出货量,悉数来自千元机甚至百元机的贡献。
因此说,华为在本质上还是一家追求薄利多销的以低端机为主的国产手机厂商。有多低端呢?市售的华为畅想6,以5寸720p联发科处理器行走江湖。而这个配置,近似于五年前的Nexus 4,按手机周期来说应该是淘汰三轮的产品。那个时候余承东说,华为要用五年时间打败苹果三星。如上所述,高端机缠斗中,华为没讨到什么便宜。出货量比不过三星,利润率和苹果是整整一个量级的差距。无怪乎任正非警告华为消费者BG,一部手机赚30元算什么高科技,别沾沾自喜。
“你们说要做世界第二,我很高兴。苹果年利润500亿美元,三星年利润400亿美元,你们每年若是能交出300亿美元利润,我就承认你们是世界第三。”这是2014年,华为手机坐三望二时,任正非说的话。当时他只关心两个方面,一个是利润率,一个是库存风险。
目前,手机厂商库存周转效率最高的企业是苹果,按照(库存/销售成本)×360天的计算公式,过去几年间,苹果周转天数保持在5-6天。更短的周转期,意味着更通畅的分销渠道和更强劲的市场需求。本质上,这是一种将库存成本转嫁到供应商和代工厂的手段。通过供应链控制,苹果可以花同样多的钱,实现更多轮次的采购/生产/分销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