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苹果针对中国市场宣布了一项重要更新,以后大部分原生应用都有中文名了。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未来用户更新系统之后,只要语言设置为“简体中文”,Wallet、Safari、FaceTime等等这些应用就会自动变为中文名称。
新的中文名称将应用于iOS、macOS和watchOS三大系统上。苹果公司表示,这一系列更新能让这些软件功能的名称变得更简单易懂,使用起来也更为顺手。
苹果方面告诉界面新闻,这些新名称都经过反复琢磨,既充分考虑到英文原名的意旨,也体现了中文在表义方面的细微差别。
例如,在macOS系统中,能够迅速呼出当前任务的“Mission Control”被更名为“调度中心”,“Dock”变为“程序坞”,“Launch Pad”更名为“启动台”,这些中文名字都是用原义呈现的方式。
网页浏览器“Safari”更名为“Safari 浏览器”,“iMessage”更名为“iMessage信息”,“Facetime”变成“Facetime通话”,这类应用采用的是“英文+中文”混合搭配的模式。
除此之外,苹果对三大系统中那些比较独特的名称,采用一种更为创意的方式进行了本地化命名。
例如macOS系统中的“Finder”被更名为“访达”,iPhone上的拍照功能“Live Photos”被更名为“实况照片”;而在iOS以及macOS上常见的软件“GarageBand”也更名为“库乐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 X后,苹果中国官网就将“Face ID”功能译为“面容 ID”,而这一本地化名称也正是此次ID相关类目中的更新之一。
苹果公司强调,在iOS系统中,新名称将呈现于主屏幕及每款App中,而且在进入设置界面时也能看到。在macOS High Sierra中,你会在菜单栏、程序坞 (Dock) 或各款App中看到这些新名称。此外,新名称也将适用于watchOS中。
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位于北京三里屯Apple Store的员工,一名每周都要向顾客讲解如何使用iOS以及macOS的员工认为,系统以及软件的全面本地化意味着他省去了不少麻烦,“至少不需要让用户每次都记住那么多英文了。”
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大部分初次使用macOS的用户,很难分得清“Mission Control”、“Dock”、“Launchpad”等这些功能的意义以及如何操作。所以把这些内容翻译为中文有助于苹果触达更多新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