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业界动态 > 趋势 >

共享充电两极分化 头部企业实现盈利

0
时间:2017-11-08 18:01:46 来源:界面新闻
[导读]短短一年内,共享充电行业经历了从热捧到退潮的过程。近日,美团点评通过内部公开信表示,将结束共享充电宝项目的试点运营。就在此前,乐电

短短一年内,共享充电行业经历了从热捧到退潮的过程。

近日,美团点评通过内部公开信表示,将结束共享充电宝项目的试点运营。就在此前,乐电宣布停止共享充电宝业务,并收回所有充电宝设备。今年9月,共享充电企业Hi电则传出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200名左右员工面临裁员的消息。更早之前,包括河马充电、小宝充电等企业已经倒闭出局。

而在今年春季,共享充电行业可谓“春风得意”。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2017年4月,仅半个月之内,已有包括Hi电、街电科技、小电、来电科技等数家企业获投,融资金额近3亿元。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Q1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研究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将超1亿人。

“共享经济的关键在于市场是否存在痛点与需求,其次在于市场容量,是否值得资本投入,”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共享充电市场能够解决用户手机充电的痛点,且手机电池本身短期内还无法做到较大容量,因此共享充电的市场存在且是刚需。”

而面对眼下所谓的“行业调整期”,来电科技CMO杜牧指出,“所谓调整,是指从A状态步入B状态,然而事实上,共享充电自诞生伊始至今,不断存在企业淘汰出局的情况。相对于调整期而言,这更像是一种新陈代谢现象,只不过现在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了。”

新陈代谢

共享充电行业内的玩家正在陆续出局。

继街电创始团队集体离职、Hi电被曝变相裁员之后,美团餐饮平台总裁王慧文发布内部邮件称,经管理团队讨论决定,将结束餐饮平台“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电宝”两个项目的试点运营,松鼠便利组11名同事转岗到外卖事业部商超KA组及商家运营组,充电宝项目组14名同事全部转岗到餐饮平台Z项目组。

王慧文在内部邮件中指出,美团判断是否开展新业务的逻辑在于是否符合美团企业使命、新业务所处行业、用户与商家是否对现状满意、新业务未来的市场规模及与现有业务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有观点认为,美团实际上是最适合拓展和运营共享充电宝业务的企业。由于美团手握大量商家资源和活跃用户,而这恰好是共享充电宝的业务两端。这也就意味着,相对于垂直的共享充电宝运营商,美团可以在投入精力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完成布局。基于此,业内人士判断美团大概率认为共享充电宝未来市场规模不大。

小电科技创始人兼CEO唐永波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的倒闭现象更多是行业优胜劣汰的结果。“这些公司自身竞争力整体偏弱,资本投入体量也很小,市场投放量也不高,”唐永波表示,“共享充电是一个百亿级市场,面对这一庞大的用户市场,赢家通吃很难,因此行业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整体而言,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发展势头仍然十分强劲,作为新兴行业也为越来越多用户带来便捷服务,希望大家能够看到行业快速发展的一面。”

唐永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小电连续三轮融资引发行业关注开始,共享充电就进入了资本、产品、技术和精细化运营实力的较量。“共享充电宝共享充电创业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本质是B2B2C的商业模式,这与共享单车公共场景投放有本质区别,”唐永波称,“其中B端商家作为触达需求用户的中间环节十分重要,需要满足商户端这一中间环节需求,进而解决用户消费需求。整个商业模式相对共享单车难度更高一个量级。”

盈亏分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