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上,王小川及搜狗高管、重要投资方在纽交所敲钟,互联网行业的“老一辈独角兽”搜狗终于成功IPO。
搜狗的两个大股东搜狐和腾讯,成为大赢家,不过,受益于搜狗IPO的公司,将不止于这几家,从行业层面来看移动搜索相关公司都有了一个新的参照物,搜狗通过与微信和知乎结盟的做法意味着,则让基于内容平台和社交关系的移动搜索模式被验证。
外部结盟战略让搜狗搜索大获成功
搜狗登陆资本市场,最核心的故事不是其起家业务输入法,而是移动搜索。在公司概况中,搜狗首先强调:“我们的使命是让表达和获取信息变得简单。”具体来说,其指出:
“我们是搜索领域的创新者,是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领导者。基于移动搜索量,搜狗搜索是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今年6月的市场份额为16.9%,拥有4.83亿移动月活跃用户。我们的业务增长迅速,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整体搜索PV年化增长率30.1%,移动搜索PV年化增长率78.9%。”
在PC搜索时代,搜狗与360商业模式相似,均是“三级火箭”模式,即从装机量庞大的客户端软件导流到浏览器,再导流到搜索。搜狗与360的用户规模相当,搜索份额也一直难分上下——两家都引用各自的报告来证明自己才是中国搜索市场的老二。
在移动搜索市场,搜狗采取了与360不同的“外部结盟”战略。一方面,通过与腾讯、知乎等战略结盟,拿到两个移动搜索流量入口,以及独家内容;另一方面,与Vivo、Oppo、小米等手机公司的浏览器合作,拿到部分智能手机流量入口。
外部搜索流量已占据搜狗相当比例,从PV数据来看,2017年6月,只有21.8%的流量来自于搜狗自己的产品,38.2%来自于腾讯互联网资产,40.0%来自于移动设备制造商及其它流量源。而外部内容,比如知乎和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则让搜狗可以给用户提供独特价值。
正是“外部结盟”战略,让搜狗在移动搜索时代甩开了360搜索,同时缩短了与百度的差距。搜狗招股书显示,
“从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搜狗总搜索页面访问量每年增长近30.1%,同期移动搜索页面访问量年增长率更是达到78.9%。访问量快速增长刺激营收增长。2014年至2016年,搜索及搜索相关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9.2%,同期中国搜索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只有21.7%。”
搜狗与腾讯搜搜正式合并是在2013年9月,而正式接入微信公众号数据是在2014年6月,搜索量显著上升与这个时间同步,可以说,搜狗能成功IPO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搜索业务所采取的“外部结盟”这个策略。
搜狗的营收同样主要来自于移动搜索,从2015年一季度到2016年四季度,搜狗付费点击量几乎翻了一倍,同期移动付费点击量更是增加4倍以上,这让搜狗实现了连续10个季度的持续盈利。
相对于人工智能更多是未来的想象空间而言,移动搜索这个被谷歌、百度等巨头验证的模式,更被美国资本市场认同和理解,因此搜狗IPO主打“移动搜索”概念。在招股书中,搜狗强调,其与腾讯的默认搜索引擎合作将扩展到其他产品中,并持续到2023年,给资本市场吃下了定心丸。
移动社交搜索是搜狗的重要特征
搜狗招股书强调移动搜索,但事实上搜狗最大的差异化在于社交搜索这个属性,助力其成功的微信和知乎都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社交。搜狗有相当一部分的流量和内容来自于社交平台,其在移动搜索之外更多了一层社交搜索的属性。
社交搜索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与通用搜索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不依赖于PageRank、超链接分析,而是基于社交关系图谱和社交平台内容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