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 供图 摄
杭州8月1日电“近20年来,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颠覆了传统工业经济的商业逻辑、组织形态和人才观念,也带来竞争规则的巨大变化。未来10年、20年,中国的竞争政策、反垄断法应该以扩大消费者社会福利为目标,保护和促进竞争,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昨日,在2018中国竞争政策论坛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如是表示。
今年是《反垄断法》实施10周年,高红冰表示,过去10年“反垄断法”的实施,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下了基础。
“数字经济在中国获得高速发展,创造新的市场、新的业态,技术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它带来了指数级创新的发展。”高红冰表示,近20年来,数字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使得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他认为,这是竞争政策、反垄断法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高红冰看来,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仅仅10年时间,全球市值Top10企业今天已有80%跌出榜单。“目前排名前5的全部是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市值总和达4.15万亿美元,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迁移已成趋势,市值巨大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也会大量的出现。”对此,他指出,监管者应该与业界、专家学者一起讨论新的监管体制,以适应如此巨大的变化。
高红冰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竞争规则的变化,工业经济的竞争规则“二八法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资源不再被大公司独占垄断。“现在的平台是共享、开放、透明的,上百万小企业借助平台联合起来可以与大企业竞争,竞争更加充分、更加自由。”他表示,市场变化节奏加快,动态竞争成为显著特点,以前的企业很多是百年老店,而现在的独角兽企业平均年龄只有7岁。
高红冰认为,数字经济也在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的竞争格局。他表示,一方面,要看到中国数字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更要看到中美之间的差距。“目前无论是市值、用户规模,还是全球化程度、技术创新,我们都还在追赶美国。”他说。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竞争政策?高红冰表示:“未来10年、20年,中国的竞争政策、反垄断法应该以扩大消费者社会福利为目标,保护和促进竞争,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