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与“铁公鸡”
中国神华、上汽集团等公司近期“大手笔”现金分红受到各方点赞,但在部分上市公司加大力度忙分红时,也有部分公司从上市以来就“不拔一毛”,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8日再次敲打“铁公鸡”,引发市场关注。业界人士认为,仍需从多渠道鼓励现金分红,培育市场参与者价值投资理念。
今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大手笔”分红预案频频曝光。在中国神华之后,吉比特发布公告称,拟每股派息4.1元,年度分红总额2.9亿元,占当年净利润49.84%;上汽集团拟每股派息1.65元,年度分红总额192.78亿元,占当年净利润60.23%。
“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权转让和现金分红两种方式,从上市公司获取收益,现金分红是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理所应当的事。”深圳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陈绍霞说,好现象是,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分红回报率总体有所提高。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7日,已有1060家上市公司公布2016年报告期的年度分红预案,其中1047家公司含有现金分红安排。从有现金分红安排公司数与有分红安排的公司数比例看,2016年有年度现金分红的企业家数比上年相对更多。
整体向好之时,也有一部分上市公司“铁公鸡”至极。如,中毅达和金杯汽车两家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上市后,至今没有进行过现金分红。有媒体统计,自2000年以来,两市仍有81家公司未进行过分红,堪称“资深铁公鸡”。
望华资本创始人戚克栴认为,部分上市公司分红少的原因包括:监管机构没有硬性要求,上市公司主动作为动力弱;现金分红需要真金白银,会直接触及利益,上市公司积极性不高;部分公司希望不分红,做高公司净利润,使公司看起来更有价值等。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回报投资者的基本方式,是股份公司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股票内在价值的源泉。但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仍较低,仍需多举措鼓励现金分红。
“在企业快速成长阶段,充足的现金流可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保障,但企业如果过了快速成长阶段,进入成熟期,大量现金放在公司就可能导致盲目投资或闲置,理应进行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信诚资本基金经理杨仲华说,上市公司可以因为长期发展需要暂不分红,但不可以多年不分红。
陈绍霞等业内人士建议,如果上市公司有大量资金闲置,可以从制度上要求上市公司制定使用计划,如果没有计划,即应分配给股东;此外,还应从制度上鼓励上市公司季度分红、发放特别股息等,使投资者形成更稳定的分红预期。
证监会在近期表态,将进一步加强监管,研究制定对付“铁公鸡”的硬措施,对具备分红能力而不分红的公司进行监管约谈等。据了解,监管部门正在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高送转等相关政策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