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三伏天炙热的高温,近期以来共享单车的头部大战也是格外焦灼。尽管ofo与摩拜两强的对外表现各有千秋,战略相持,但从近期艾瑞、极光、questmobile等多家知名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两强竞争态势已呈现出现明显的高下之分。从活跃用户数、用户总使用频次、用户增速等各项数据指标来看,ofo皆已大幅远甩摩拜坐稳共享单车行业第一。而摩拜在一些关键数据指标方面环比上月还出现大幅下滑趋势,落后于ofo的距离已经越来越大。
近日,知名第三方数据机构易观最新发布的《2017年6月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ofo小黄车月度活跃用户增至4073.5万,稳居第一;摩拜月度活跃用户增至3548.6万排名第二,活跃用户数落后于ofo小黄车达524.9万。活跃用户覆盖率方面,同时,2017年6月,ofo小黄车的这一数据为51.9%,排名第一;摩拜单车活跃用户覆盖率为45.2%,排名第二,相较于5月下跌近14%。
同样重要的新增用户数方面,ofo小黄车6月份的这一数据为1584.4万,居行业第一;摩拜单车新增用户数为1312.0万,排名第二。ofo活跃用户数的环比增长率领先摩拜62%、是摩拜的1.6倍之多。
原本相互争锋不分伯仲的两强,在月余之间竟然出现一方全线上涨,一方有所下滑的局面,强烈反差对比,不免让业内有所惊讶。但若仔细对比两强的发展模式与近期以来的一系列动作,出现这样的局面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应该说,ofo取得的全面上涨,源自其今年以来开启的一系列大动作。在产品供应链方面,ofo与凤凰、飞鸽、富士达等传统车企合作,占据了共享单车业内70%的供应链产能,具有压倒性的产能优势,可获得更好更快的加速开城步伐,占有更大规模的市场,且能在车型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让用户获得更多的骑行乐趣。在品牌营销方面,ofo小黄车签约国民偶像鹿晗担当品牌形象代言,联合小黄人举办一系列富有趣味和实惠的亲民活动,不但圈粉无数,也营造了更好的品牌亲和力,让ofo小黄车的用户粘性大大加强。
此外,ofo小黄车率先与中国电信、华为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基于物联网NB-IoT技术的智能锁,已正式全面投入使用,实现了全面领先的智能化升级。新款智能锁能够提供场景丰富的物联网技术提供服务,让共享单车行业向“物联网”时代跨出了重要一步。
反观摩拜,所制定的重资产模式,因单车造价高昂,不仅制约了单车生产和投放速度,不能满足更多用户用车需求,使得连续多个月的用户增速无法与ofo相匹敌,且在盈利模式上也持续被业内所质疑。值得一提的是,摩拜竟然被德国媒体形容为“白痴经济”,引发一片哗然。
7月29日,德国《经济周刊》以《白痴经济:中国的共享泡沫》为题发文,评价摩拜单车,并认为其前景堪忧。《经济周刊》引述专家的话说,摩拜单车的商业模式无异于白痴经济:每辆车价值250欧元(约合人民币1978元),每天必须使用5次,才能在一年里拿回本金。而摩拜单车的顾客平均4天才借一次车,每小时12欧分 (约合人民币0.9元)的价格也太便宜了。
当然,或许德国媒体不了解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思维,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摩拜单车在巨大成本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的困境。
而业内对两强的看法,或许也可以从资本支持方面看出一些端倪。7月6日,ofo小黄车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出行和DST继续跟投,融资额度也是超越摩拜。
相信随着更强资本和战略优势的基础下,基于当前的领先地位,ofo无疑将会获得更强大的增速引擎推力,对于共享单车未来的竞争格局也将更具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