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从孩子时期都开始学习养成的好习惯。坐完公共交通工具也要洗手。有太多的证据证明,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但是,有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大约5%的人会一直保持正确的洗手习惯。那么,什么才算是正确的洗手方式呢?一项观察研究发现,在被观察的3000多人中,有10%的人离开公共卫生间后根本不洗手;在洗手的人中,有大约33%的人不用肥皂。糟糕的是,我们往往不可避免地要用手碰触面部,微生物也就很自然地从手部传染到鼻子中、嘴中,而这里正是细菌进入身体的入口。巴西和美国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平均每小时需要接触公共物体表面3.3次,而我们平均每小时碰触嘴部和鼻子3.6次。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地洗手。问题在于,关于洗手的说法很多,怎样洗手才算是正确的方式呢?
许多关于洗手话题的研究,都会提到这一问题。2007年,研究人员对多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从中得出结论认为,用当时的抗菌洗手液(主要成份为三氯生)洗手后,手上残留的细菌数量并不会比用普通肥皂洗手后留下的细菌数量少;同时,在预防感染方面,抗菌洗手液的效果也并不比普通肥皂好。2015年的一项相关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此外,多家实验室研究表明,三氯生不仅仅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提升,还会影响动物的激素水平。因此,美国和欧盟等地已禁止在洗手液中使用三氯生。
洗完手以后,不忙的人可以让手自然晾干。如果在此期间,你不会碰到卫生间外任何事物,那这种方法没问题。如果有碰触到其它事物,那你的手上又会沾上新细菌,因为在潮湿环境中,细菌更容易传播。要记住干手的好处,那就是大大降低残留于手上的细菌数量。
新一代喷气干手机速度更快,它们也证明了自己与纸巾效率一样高。但是,喷气干手机也遭到非议。有人研究认为,喷气干手机功率太强,在干手的同时也会传播病菌。不过,喷气干手机公司则认为,这些指责大多来自纸巾生产企业赞助的实验室。接下来的实验应主要放在实际公共卫生间,而不仅仅是在实验室中。当然,任何鼓励人们擦干手的方法,都是一种进步。
此外,让卫生间更清洁干净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一项研究观测发现,美国一个小镇上的3000多人,如果卫生间很干净而且保持得很好,他们更愿意停下来洗洗手。
不管你选择何种洗手方式和干手方式,都希望你能够勤洗手。选择一块好肥皂;手心手背都抹上肥皂,从指甲到手指,再到腕部,前前后后清洗15到30秒。一双干净的手也能够给你带来一天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