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通信/计算 > 资讯 >

再生医学研究取得进展 未来人类宝宝或可通过3D打印的子宫出生

0
时间:2017-06-08 10:16:10 来源:科联网
[导读]研究者用3D打印技术制造过气管、脊髓、子宫内膜,现在正在试图打印心脏或肝脏。

科联网6月8日讯 “再生医学”这门新学科,从名字到研究目标,都充满了浓浓的科幻感。研究者用3D打印技术制造过气管、脊髓、子宫内膜,现在正在试图打印心脏或肝脏。

“在再生医学领域,中国的一些项目目前处于世界前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戴建武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

戴建武的团队从事再生医学研究10余年。从2013年起,他们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用干细胞复合功能支架材料,修复瘢痕化的子宫内膜。最新的数据是,已经有13名女性,生下了14名健康的宝宝,另有6个胎儿正在孕育中。

在美国西北大学的实验室里,7只雌鼠被摘除了卵巢。伍德拉夫团队给这些卵巢消毒,随后保存了卵巢组织,并分离出支持不成熟卵子的激素生成细胞。

3D打印机开始工作,一种水凝胶作为基本材料,用于打印出小鼠卵巢的基本结构。随后,伍德拉夫和她团队中的研究者,将之前分离出来的雌鼠卵泡,填充进刚打印出来的卵巢里。卵泡已通过基因编辑注入绿色荧光蛋白,新生的小鼠将拥有炫目的荧光,和其他小鼠区分开来。

这些由生物材料制成的卵巢,被外科手术移植回小鼠体内。最终,受试母鼠生出了幼崽,甚至顺利分泌出了乳汁。

这项实验由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与实用科学学院和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联合开展,团队的成员全是女性。实验结果发表在2017年5月16日的《自然-通讯》上。

在一个全女性团队中参与研究女性健康问题,让助理教授瑞米尔·沙阿很受激励。她感慨团队成员表现出的幽默感:“特蕾莎和我开玩笑说,我们是这些幼崽的祖父母。”实验的结果也让很多人觉得,也许有一天,人类的宝宝也会通过3D打印的卵巢和子宫出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