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娱乐6月29日讯 iPhone的NFC功能现在仅限于在Apple Pay使用,近日国产的小米、华为、魅族、一加等手机机型均已支持地铁刷卡出行功能,在开放的地区只需要将手机爱刷卡的位置晃一下即可完成扫描过程,对于乘车的用户来说特别方便。
北京地铁的日人均流量在1000万左右,即便是在周末也有近700万到800万的人流量,这些人缴费刷卡的方式不一,但即便是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比例的用户使用手机NFC出行,那么,每天则有近三百万到四百万人对于手机NFC功能表现出依赖。对于国产手机来说不仅是便民的,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手机使用频率,所以手机厂商也都是积极支持的。
但是,苹果旗下的iPhone手机却并没有为大中华区的用户开放此功能,最主要的原因是苹果并没有把NFC功能向公共出行交通开放。有些用户认为这是苹果太封闭了,也有些人认为苹果是为了用户的手机安全考虑,更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苹果强行征收30%的抽成造成的后果,是苹果咎由自取。
其实,从苹果的角度来讲,如果可以开放NFC则可以扩大用户的使用范围和频率,对于IOS的市场占有率和苹果的发展是有巨大裨益的。那么,为何苹果这次没有去“创新”了?
NFC功能主要用于Apple Pay
在年初的时候苹果便开始拓展苹果支付,而且iPhone手机自带的NFC功能还可以实现与ATM的互通,在美国部分地区可以实现扫一扫ATM就可取到现金,所以在技术上iPhone是不存在问题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想一下,如果ApplePay支付和扫公交、地铁同时使用时NFC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这是苹果一直思考的问题,而这就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实验,是需要时间的。
国产安卓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集合多家厂商研发,但是苹果就有局限性了,因为它不仅仅是国外的厂商,而且在沟通上、测试上以及政策监管上都需要慎重考虑后果,所以,iPhone没有及时开通刷地铁、公交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苹果来说,即便开放了NFC功能,如何带来利益?便利的是国人出行,但是对于苹果来说还要投入人力、财力进行功能对接和开发,这都是成本投入,而ApplePay是自家的功能,是有利可图的,在权衡利弊之后,苹果自然选择放弃像大中华区开放公共交通的NFC功能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