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成国产手机必争之地,但是,哪些厂商在印度的专利布局做的更好呢?
日前,印度知识产权局(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a)最新发布的《2015年-2016年印度知识产权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 2015~2016,以下简称《印度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显示,印度前十大的外国专利申请人中,高通、飞利浦、三星、华为、通用电气、爱立信、微软、本田等榜上有名。
其中,高通以1884件专利申请排名第一,三星以905件专利申请排名第三,华为以648件专利申请排名第四,爱立信和微软分别以407件和362件专利申请排名第六和第七。
包括小米、金立、vivo等诸多已经印度市场众多手机厂商,尚未能进入该名单。
受益于商标注册井喷,印度知识产权总量年增幅达30%
在印度,专利、商标、工业设计、地理标志等注册、申请及核准由印度知识产权局负责。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3G等相关技术等8项专利,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自此,深埋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专利炸弹正式引爆。
当时,爱立信申请的“禁止小米在印度市场销售、推广、制造及进口涉嫌侵犯爱立信专利的相关产品,并要求小米和其印度当地的电子商务合作伙伴Flipkart,暂时停止销售爱立信起诉的涉案专利产品”临时禁令获得法院同意。
随后,小米公司主动“放血”,按照“每台设备预缴 100 印度卢比于法院提存”的条件,临时获得使用高通芯片手机的继续销售。而对于搭载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则依旧处于“禁售”状态。
显然,恰是因为有高通的专利“护航”,才使得小米的印度之旅没有彻底“铩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