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律师来说,责任重于泰山。邵晓舒律师坦言:在律师界,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一定要有超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1985年进入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法律专业学生,律师协会副会长,邵晓舒已经和法律打了整整37年交道。在邵晓舒的眼中,“使命”和“担当”是他人生的两个关键词。
早在珞珈山下读书时,邵晓舒律师就已经对社会公平、法治和自由有了自己的理解。1987年,邵晓舒只身来到广州万宝电器公司担任法律顾问。1993年,他开始职业律师生涯,5年后,他联合几位律师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并担任主任、执行合伙人。
从普通律师到事务所管理者,邵晓律师舒坦言自己有了更大的责任:不仅要规范律师的执业行为,还要维护律师的执业权利。作为一名律师,他肩负的使命不是办大案、赚大钱、搏大名声,而是始终不渝地捍卫法治和公正。如今,邵晓舒也将这种精神传给了莘莘学子。
“把对国家民族的爱,对改革开放的感恩之心,转化为对本职工作的持久热情。” 邵晓舒说。在多年律师生涯中,他把家国情怀转化为敬业精神,坚持不懈地履行自己的使命。这份献身正义事业的胸怀和无畏,也同样体现在邵晓舒参政议政的道路上。
“律师是为特定的当事人服务,政协委员是为不特定的当事人服务。”兼顾律师和政协委员双重身份的邵晓舒这样对笔者说。在他看来,责任之“大”,重于泰山。事实上,他挑起了“担子”,并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一如既往地服务当事人的利益,服务好不特定的当事人的利益”。
律师群体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也是公平正义的“助推器”,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不可或缺作用。对此,在中央统战部组织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研讨会上,邵晓舒表示,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应当始终不渝地捍卫法治和正义,法律有尊严,律师行业和整个法律服务业才可能繁荣兴旺。
如今,邵晓舒律师是新的阶层人士的一员,和他一样,新的社会群体,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特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什么是新的社会阶层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