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将科技之翼插入“未来粮仓”未来三年,内蒙古兴安盟将种植20万亩耐盐碱水稻。这个雄心勃勃的“孟元计划”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部门共同“执行”的。它不仅将极大地解放当地农业生产力,使水稻种植者的收入增加一倍,还将为改善我国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新的经验和模式。
伟大的奇迹往往始于伟大的梦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尤其如此。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应用杂交水稻生产的国家,到2020年提前实现世界最高纪录的每公顷18吨的目标,袁隆平正在接近“享受粮下凉爽”和“杂交水稻覆盖世界”的梦想。这一次,他向媒体——表达了他在盐碱地种植水稻的第三个梦想。这位老人充满勇气。他敢于梦想,追求和诠释梦想。除了对科学家的钦佩之外,他还对科学技术的力量印象深刻。
科学技术使农业强大,而科学技术使农业繁荣。目前,中国正处于粮食安全的最佳时期。中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供应基本自给,粮食储备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和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贫困人口解决了“不愁吃”问题。这些成就离不开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的全面建立和粮食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此次“孟元计划”登陆的内蒙古兴安盟位于北纬45度的金稻带,堪称中国“未来粮仓”。在“未来粮仓”中解决盐碱地水稻种植的世界性问题,实际上是在探索实施“地下储粮、科技储粮”战略的途径。
中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突破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袁隆平与阿里的紧密合作为“未来粮仓”增添了科技和互联网的翅膀。借助科技和“互联网”,加快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三链协调”,形成“大粮、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当袁隆平的梦想实现时,中国成为食品工业强国的梦想也将实现。(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