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旅游消费升级需要高质量的文化旅游内容。
文化旅游消费的核心是满足人们对更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高质量发展。今后,文化旅游业应加大市场化机制改革力度,丰富优质文化旅游内容,实现产业融合。
中国的文化和旅游业多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8年,国内游客人数超过55亿,消费总额达到6万亿元。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2018年人均旅游增长率为4倍。与发达国家的7-8倍相比,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有2.4亿老年人,2.5亿年轻人,近4亿八九十岁的人。对这些群体的各种新需求,如保健、研究、亲子、户外、文化体验等,不断涌现。此外,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达到1.5亿人次。如果国内供给质量能够得到提高,部分海外文化旅游消费将回归中国。
从整体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已经从外部需求转向国内需求。消费将更加贴近服务,回归生活。因此,文化和旅游消费必须成为刺激内需的重点。旅游业已经从过去少数人的享受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更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升级促进了消费的升级,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并与城乡的升级相衔接。文化旅游产业是典型的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
目前,文化旅游业正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形势,各方都在积极探索。其中之一是在吕雯中部和地方地区探索一家混合用途企业。2017年,华侨城集团战略性重组云南世博集团和云南文头集团两大地方国有企业,努力打造中央与地方混合改革模式。此外,积极推进辽宁鞍山千山5A景区和本溪水洞5A景区的混合改革。它将理念、资金、人才、标准和优质服务植入当地,充分赋予当地权力,以领先的景区带动当地全球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帮助振兴东北。
尽管有这些创新性的探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旅游消费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释放更多的旅游消费潜力,需要培育更多的工业动能。
首先,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机制的改革。对于文化和旅游的发展,这种机制应该放在首位。深化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文化旅游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培养和壮大一批真正理解和热爱文化旅游的高素质市场主体。例如,中央企业通过中央和地方改革的结合,可以通过管理赋权、资本赋权、产品赋权、营销赋权和人才赋权,更好地提高欠发达区域的文化和旅游供应质量。
第二,进一步丰富优质文化旅游的内容。在这里,应该特别强调文化之夜的消费。例如,丽江、凤凰城、乌镇、阳朔和南京夫子庙晚上都很拥挤。紫禁城的中秋节夜游也很受欢迎。这表明市场上缺乏高质量的夜间旅游产品。此外,科技光影秀等创新夜游产品也值得关注。顶峰智能产业先后推出《天海传奇》、《满秀》、《西游归来》等低投资、低运营成本作品。尤其是张家口夏花花园的光影秀,利用电站的三座188米高的冷却塔,不仅变废为宝,还让文化充满活力,广受欢迎。
要搞好文化旅游的内容,必须重视文化旅游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