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邓群策等三位嘉宾走进《湖南日报》的“两会聊天室”,探讨如何打破“停车难题”
《只争朝夕,决胜小康——两会聊天室》年1月14日晚,由《湖南日报》财经媒体中心厨房推出,邀请三位嘉宾讨论“如何解决停车难题”。他们分别是省人大代表、衡阳市委副书记、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邓群策。张庆和,CPPCC人,长沙市CPPCC副主席,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中南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李茂生教授。
▲张庆和(左一)、邓群策(左二)和李茂生(左三)
三位客人讨论了“如何解决停车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建议“停车设施、地下公用隧道和智能城市管理的建设应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推广。”如何突破“停车难”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引起了代表、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小车位也是大民生,反映的是城市形象和治理水平
停车位小,民生好。解决停车问题是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也是城市形象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邓群策表示,自去年以来,衡阳一直将其思维运用于顶层设计,并制定了《衡阳市城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规划,共建成配套停车位5万余个,指定停车位1.8万个,利用闲置空间和菜地规划改造停车场1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城市停车问题。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违章停车的监管,充分利用违章停车自动捕捉技术和设施,全天候巡逻和控制违章停车。去年,共查处了9000辆非法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车辆,取缔了9个私人收费停车场,清理了1251辆“僵尸车”,拆除了836个私人楼层锁,有效维护了城市公共停车秩序。
在李茂生看来,停车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甜蜜烦恼”。它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受省交警队的委托,他们曾经规划设计了岳阳楼景区和常德旅游景区的停车场。岳阳楼景区停车需求相对单一,主要是旅游巴士。因此,我们设计的停车位主要是为大型汽车设计的,而且离景点相对较远。”李茂生解释说,常德的旅游风光带位于老城区,周围是旧住宅区。因此,通过建立立体停车场和安装智能停车设备来解决旅游车辆的停车问题。根据
供需矛盾突出、管理水平不高引发停车难题
的数据,中国的汽车拥有量将进一步大幅增加。以长沙为例。到2020年,这座城市的总人口预计将达到1000万。以平均每辆车配备五个人为基础,长沙的汽车保有量将增加50多万辆,使得停车更加困难。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私家车,停车位变得越来越稀缺例如,张庆和表示,2019年,长沙将新建341个停车场和104,400个停车位,但车主仍然觉得“很难找到”。尤其是在中心城区,医院、学校、繁忙路段和旧住宅区的停车问题更加突出。
张庆和认为停车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停车位短缺、停车场监管不足和停车位效率低下。例如,旧住宅区的分配指标相对较低,中心城区的平面空间有限,收费标准不科学,车辆宁愿停在路边也不愿进入停车场。此外,停车诱导系统不完善,使得停车空间效率低下。尽管各个城市和州通过他们的努力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停车空间的增加远远低于汽车流量的增加
“云服务”提高车位利用率,公共交通发达才是“王道”
开车和停车很难。不开车很难旅行。三位嘉宾也热烈讨论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甜蜜的烦恼”。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许多城市开始实施“共享停车位”。李茂生认为这一模式对湖南具有重要意义。“共享停车位”是一种“互联网”共享停车模式,利用错误的定时、定时、预约等手段实现非高峰停车,激活停车资源。”李茂生说,通过鼓励停车位所有者将未使用的停车位拿出来供他人使用,不仅可以增加停车位所有者的个人收入,还可以缓解停车困难,实现现有停车资源的激活。
"停车费必须收取,但是如何收取才能使停车位周转效率最大化?管理部门必须经过科学计算,不能简单地将城市地区的所有收费标准都削减为“免费15分钟,最低20元”。张庆和建议,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实行差异化累进停车收费措施,并根据不同地区、开放时间、停车时长和车辆类型完善分类收费标准。
张庆和还建议,对于旧建筑,可以利用“每一个机会”在地面上增加三维停车位,或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建造地下停车位,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在旧住宅区周围的非主干道上扩大夜间临时停车位例如,厦门在夜间开放了有时间限制的免费停车位,并在夜间分批指定了蓝色的有时间限制的停车位。“他说长沙可以指定市中心白天禁止停车、晚上不准停车的区域,并设立明显的停车标志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停车场的停车位都具有“潮汐”特征政府机构的停车位白天是满的,晚上是空的,而住宅区的停车位正好相反。「张庆和相信,如果我们能鼓励和引导这些地区向公众开放大门和内部停车场,泊车位的使用率将会更佳。
“我们已经在探索政府机构中停车位资源的使用。邓群策表示,自去年以来,衡阳市政府已逐步在节假日向公众开放停车场。近4000个停车位已经开放。下一步将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以确保所有合适的单位都“应该完全开放”。“
”同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快智能停车云平台建设,创建“停车资源地图”。邓群策表示,例如,通过使用“云服务”等数字信息技术,市民只需放松手机,目的地周围的免费停车位、收费标准和路线导航一目了然。引导车辆找到合适停车位的一个关键可以自然减少许多麻烦。
三位客人同时提到,为了彻底解决停车问题,必须开发高效、便捷、无缝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和鼓励市民以绿色、低碳的方式出行,减少私家车的驾驶。”让市民享受顺畅旅行的甜蜜,减少停车的麻烦。”邓群策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