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扬:如何做农业才能获得效益——福建农林大学农业
周扬博士(阅读)十大发展方向浅谈。
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农业没有未来,务农或从事农业不会赚钱。学者们认为,农业生产面临太多的矛盾和困境,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制定特殊政策,因为自然和市场风险较大。这些观点是正确的。当今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复杂的环境中,任何片面和孤立的做法都面临着自然或社会的严格限制。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很难找到或有全面的对策,农业效益低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根据经验整理出“怎样做农业才能获得效益”应该是有益的。因此,本文简要总结了实际农业生产中包含的“十大发展方向”,供读者参考。
1、规模化农业
要提高农业效率,规模仍然是需要的,但只能根据中国国情,适度规模。特别是“人均一两亩土地,每户不到10亩,但分成78块甚至10块以上”的农业生产总格局必须改变,许多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方要实现适度规模。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继续通过城市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它将促进土地的集中甚至流转,最终实现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经营。
2、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很广,实际上是指从一种作物或一种作物到另一种或另一种作物的所有调整过程。然而,这主要是指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的调整。)甚至大田作物(谷物加棉花、油菜等。)转化为经济作物(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原因很清楚,前者经济效益低,而后者效益高。许多地方和农民的低农业回报主要是由于相对传统的作物没有得到调整。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增加农业收入的途径之一。
3、设施化农业
有时,扩大规模和调整产业结构未必能增加农业收入,因为总会存在“单位产量低、市场销售难”的问题。然而设施农业的主要价值在于: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水、土壤、光、热等自然资源,通过增加茬数和单产来增加单位土地收入;第二,反季节,避免传统农产品的销售季节,形成新的供求形势。简而言之,设施农业可以提高农业回报。
4、三产化或多功能农业
传统农业生产通常受限于第一产业的水平和状况。农产品是由农产品制成的,它们是看不见的,更不用说农业的多重功能和多重价值了。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从事三产业农业,包括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耕体验、乡村旅游、农家乐甚至乡村情结。客观上,正是因为这种市场需求,尤其是许多市民了解农业生产和欣赏乡村风光的需要。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城市郊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多功能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思路。
5、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以上想法只是为了实现农业的三重生产。从产业链和价值潜力来看,增加农业收入还远远不够,还是还有很大的空间。农业的双重生产或农产品加工业不容忽视。事实上,中国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仍然很低,需要提高。因此,按照“延伸产业链、增加价值链、完善效益链”的思路,推进“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挖掘农业增产潜力,特别是提高加工效率
6、互联网+
7、社会化农业(CSA)
8、有机农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崛起,食品安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食用有机农产品的观念越来越流行。因此,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支付更高的价格。因此,有机农业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只要我们能建立相应的客户群或找到相应的市场,我们就能保证产品的有机质量。发展有机农业是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途径。
9、合作农业
是建立专门合作社,甚至是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以解决个体生产者或单个家庭无法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它也是农业生产资料采购的统一,农产品加工、包装和销售的统一,甚至是生产过程和质量标准的统一。在建立金融互助和餐饮服务之前,还在中间提供各种服务,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并最终增加农业收入。
10、高科技农业
最后,我们不能忘记这种方法和思考。中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仍然很低。同时,受“多民少地”的资源条件制约,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竞争。因此,我们应该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如优良品种、先进机械、无土栽培等。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事实上,中国高科技农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