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游戏产业 >

移动支付推动非现金交易 专家称现金消失只是个误会

0
时间:2017-08-14 15:54:39 来源:秦巴在线
[导读]秦巴在线8月14日讯 随着数字货币研究逐步深入,移动支付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使用逐步推广,有可能纸币会减少在市面上的流通,非现金支付的场

秦巴在线8月14日讯 随着数字货币研究逐步深入,移动支付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使用逐步推广,有可能纸币会减少在市面上的流通,非现金支付的场景越来越普遍。

打开自己的钱包,数数还剩多少现金,过百了吗?“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现金”,已成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据腾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调研机构益普索发布的《2017智慧生活指数报告》显示,超过70%的人在只能用现金支付时,才会使用现金,100元的现金他们可以用一个多星期;84%的人表示,“不带钱、只带手机出门”可以很“淡定”。小到买瓜果蔬菜,大到买房购车,我们和现金见面的机会真是越来越少了。

移动支付加速线下场景覆盖

国际社会公认,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成为支付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政策研究与宣传部主任陆强华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介绍,2015年,我国非现金支付笔数就已占全球非现金支付笔数的22.12%,增速是全球平均速度的4倍以上。也就是说,全球每五笔非现金交易支付,就有一笔产生于中国。并且,我国移动支付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介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达67.5%。虽然普及率与肯尼亚等国家尚有一定的差距,但仍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没看错,肯尼亚等国家使用移动支付的普及率高于我国。由于缺乏固定的信息传播技术基础设施,再加上昂贵的宽带使用费用,许多非洲用户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而跨越固定互联时代,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数据显示,肯尼亚在手机端转账和支付的使用率全球领先,有高达71%的受访者表示曾使用过手机金融业务。

如今,在移动支付企业的强力推广和相关机构的支持下,移动支付对线下消费场景实现迅速覆盖。现在,即使是菜市场里卖菜的摊位前,都会竖着两个二维码的牌子(微信和支付宝),摊主对那些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老爷爷、老奶奶的辅导热情和耐心甚至超过了对菜金的斤斤计较。

据李勇坚介绍,我国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

对我国移动支付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给出了这样的描述:对外向海外扩展,对内下沉到农村市场;技术上更加成熟,普遍使用生物识别技术。

欧阳日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数字货币研究逐步深入,移动支付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使用逐步推广,有可能纸币会减少在市面上的流通,非现金支付的场景越来越普遍。”

现金消失只是个误会

进入8月,贴身肉搏已成习惯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几乎同时启动“2017无现金日”“无现金周”,对满足条件的移动支付给予多种奖励,甚至抽奖领黄金,将移动支付再次炒热。

“我钱包里的现金,除了加油几乎用不到。”在加油站等待加油时,一位车主对科技日报记者说。移动支付这么方便,纸币等货币形式会不会消失?

多位专家认为,并不会。

“货币是一种制度,用作交易的媒介。”欧阳日辉强调,在互联网经济社会中,以实体通货方式(纸币或硬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场景逐步减少,大部分交易都将使用非现金支付方式进行。

“但是,纸币不会消亡,仍然是流通手段和支付工具。就如有了飞机和高铁以后,汽车的存在也是有必要的。”欧阳日辉强调,“无现金”这一提法并不严谨,容易让普通老百姓误以为现金会消失,同时,很多传销组织也在利用“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等概念从事非法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