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私人航天企业SpaceX公司正在研制一款全新概念的运载火箭系统,其被命名为“蚱蜢”(Grasshopper)火箭。在2013年10月7日第八次发射,本次飞行高度达到创纪录的744米,约为2441英尺,并成功着陆。
火箭简介
“蚱蜢”火箭使用了全新的垂直起飞垂直降落(VTVL)概念
,SpaceX航天公司希望凭借该技术打造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系统,这样在运载火箭发射后就可以自动降落在预定场地上,不需要从海洋中人工打捞火箭助推器或者其他部件。这项技术有助于降低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甚至使火箭可以完成可重复使用。SpaceX航天公司希望将垂直起飞垂直降落技术安装到下一代的“猎鹰”火箭上。
设计研发
2013年3月10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举行的SXSW大会上,SpaceX和特斯拉(Tesla)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主题演讲中而演讲过程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一段蚱蜢火箭(Grasshopper rocket)垂直起降的视频。SpaceX此前的声明,垂直起降落(VTVL)“蚱蜢火箭”,能够“窜升至”80.1英尺的高度, SpaceX和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并且盘旋约34秒,随后采用闭环矢量推力和油门控制成功完成降落等动作,这一过程比以往的方法都要准确。
蚱蜢火箭是Space X基于猎鹰九号火箭部件和Merlin引擎打造出来的,使用了全新的垂直起飞垂直降落(VTVL)概念,即运载火箭发射后可以自动降落在预定场地。并且在此基础上Space X研发出可以重复使用的火箭系统,而这样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便是成本的降低。
SpaceX公司认为垂直起飞垂直降落技术将是未来该公司的主要研发产品,使得火箭发射可以快速进行,并自动回收,从根本上降低了成本,显然这对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而言是一个重大进步。同时,SpaceX公司的工程师们还正在测试火箭发射后自主降落系统,可保证火箭的完整。
飞行测试首次发射
在2012年9月21日,Space X蚱蜢火箭(Grasshopper)在德克萨斯州试验场第一次发射,腾空高度为2米。
二次发射
第二次测试是在2012年11月,高度为5.4米。
三次发射
2012年12月17日,蚱蜢火箭第三次发射,在40米的飞行高度上停留了29秒,然后返回地面。
四次发射
在2013年6月14日再次发射,腾空高度为325米(1060尺),并成功着陆。除了腾空高度的大幅度提升外,6月份的火箭发射在空中悬停也是一个亮点,因为使用了额外的传感器设备——相对常规火箭精度更高。所有的飞行测试都位于SpaceX公司得克萨斯州的试验场,2013年3月测试的“蚱蜢”火箭使用了猎鹰9号火箭的第一级、隼1D火箭发动机以及四个液压减震着陆器,整体使用钢结构设计。[1]
七次发射
侧向转移测试
在2013年8月14日,SpaceX公司研发的“蚱蜢”火箭再次发射。在测试中,“蚱蜢”火箭完成了非常漂亮的垂直升降动作。另外,它还完成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测试--“”。[3]
八次发射
在2013年10月7日,SpaceX公司的“蚱蜢”火箭又完成了一次试飞,本次飞行高度达到创纪录的744米,大约为2441英尺,测试地点依然位于德克萨斯州麦格雷戈的火箭测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