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能革命攻击,巨人在人工智能商业化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奇点”上推出的《2019人工智能专项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最近告一段落。2019年第四季度,我们对人工智能行业和企业的200名公司领导/创始人、经理和普通员工进行了调查。所有受访者都充分了解行业技术和行业发展。
在本次抽样调查的同时,我们还采访了主流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和各行业人工智能转型专家。
我们的研究课题包括:人工智能各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行业登陆情况和发展前景、全球领先人工智能企业的综合发展实力等。
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下一阶段的趋势预期。基于研究主题和相关得分,我们选择了“2019年全球五大人工智能公司”,分别有谷歌、苹果、微软、百度和亚马逊上市。
他们引领这一波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商业着陆、开发和转型。变革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变革。当人工智能技术介入企业管理过程和生产过程时,企业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一些企业已经实现了更加成熟的智能应用;第二层是行业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化导致了传统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根本变化。第三个层面是人力资源改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将人类从简单和重复的位置解放出来,并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全球五大人工智能巨头在做什么?
在技术领域,巨人在2019年忙于两件事。一是夯实人工智能基础领域的基础,如算法、计算力和数据。二是加快科技落地和生态扩张的步伐。
近几年来,国内外平台巨头在人工智能方面做出了努力,基本完成了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和计算领域的布局。
人工智能最终拥有ABCDE形成大规模生产力的五个关键因素:算法、大数据、计算、领域和生态系统。
如果你仔细观察,中航前三项是技术平台巨头布局的基础工作,而德更个性化,要求每个平台巨头结合其基因禀赋,从不同角度切入。
到2019年,主要巨头将集中精力进一步扩大美国广播公司的底盘,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集中在德国。
例如,谷歌由于其全面的功能,可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广泛需求。谷歌的TensorFlow是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机器学习框架。
《报告》年,谷歌被认为拥有一套完整的自主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些技术的世界领先公司中,谷歌以19.4%的高百分比排名第一。接下来是苹果、微软、百度和亚马逊。
百度排名第四,是世界前五名中唯一的中国公司。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人工智能的两个层次。两国人工智能的龙头企业在人工智能能力的部署上都处于世界前列,但具体的基本技术能力却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企业在基础技术的研发能力上不如美国整体。
因此,2019年,百度将继续在算法和计算能力等基础技术能力上取得突破,同时加强生态和应用场景。这也是中国所有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巨头正在经历的状态。
2019年,百度大脑在算法和计算能力上取得突破,成为“软硬人工智能大生产平台”,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成为智能经济的基础设施。语音、视觉、自然语言等细分领域的技术
继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亚马逊(Amazon)创建了全球最大的公共云AWS后,人工智能的整体布局对平台巨头的两大业务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积极影响。
亚马逊作为电器平台,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荐电子商务产品,但这只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场景。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亚马逊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公司运营的各个方面。除了机器人、数据中心和云,亚马逊还直接登陆了高端市场,包括智能零售的全链解决方案亚马逊围棋(Amazon Go)。此外,亚马逊围棋打破了软件公司和硬件公司之间的隔阂,推出了基于云和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消费电子智能扬声器Echo。
从好的方面来说,亚马逊的人工智能实力不可低估。目前,亚马逊的人工智能产品线包括亚马逊莱克斯(Amazon Lex)、亚马逊波利(Amazon Polly)和亚马逊Rekognition,它们分别定位于编写自然人机交互、语音转换服务和图像识别。
2019年12月,亚马逊推出了五项新的人工智能服务,包括机器学习驱动的企业搜索、代码审查和分析、欺诈检测、医学转录和人工智能预测的人工审查。与此同时,第一个人工智能芯片推理也发布了。
亚马逊是第一家看到云服务在商业世界中巨大作用的公司。2006年,亚马逊AWS推出了云服务。目前,AWS在全球拥有超过1亿用户。2019年,拥有10亿活跃用户的苹果也成为了美国在线的客户。AWS不仅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而且上传到云的这些数据也在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云平台。
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级技术人员评论说,如果从技术产业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几大巨头之间人工智能云应用的同质化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公司的能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差距。如果你仔细观察,百度可以凭借其多年技术积累的优势提供相对丰富的服务。
2019年百度预先判断人工智能将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智能行动路线:核心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产业化,希望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提供产业级成本,转换产业规模,进一步加快各行业的智能升级。
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无论是在数据级别、算法级别还是计算级别,都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百度已经开始建立数据系统和完善技术系统。
不仅亚马逊和百度,包括谷歌、微软和苹果,国内平台巨头阿里和腾讯在人工智能商业化方面也有一些共同点。
一个是通过一个开放的平台控制入口。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搭建基础平台,可以实现与中小企业的双赢。后者有助于前者的生态繁荣,而前者为后者节省了基础技术投资,侧重于应用。
第二,公司的基因决定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谷歌拥有技术优势,专注于对整个行业的普遍适应。亚马逊紧密围绕电子商务云和产品思维;脸谱网成长在开放的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中。人工智能的道路是开放的和开源的,它一直坚持开源的研究代码、数据集和工具。苹果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软与硬”系统。人工智能路径既面向产品,又相对封闭。
让人工智能看到和感受
没有人怀疑人工智能的前景。人们更关心能否赶上开往未来的特快列车
《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五大重要因素主要来自行业成熟度和客户接受度。在上游和下游拥有完整的生态支持和5G商业,将能够提升人机交互体验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
接受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采访的中国一家大型平台公司的一名高级技术官员表示,2019年,所有公司都专注于细化和基于场景的人工智能,每个人都有许多新的登陆场景,
此外,计算与存储一体化的趋势有望突破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的瓶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保护数据隐私正成为一个新的技术热点。
IBM的预测是,人工智能理解的提高将扩大其应用范围。明年,更多的人工智能系统将开始依赖“神经符号”技术,它将学习能力和逻辑结合起来。
5G也是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化的积极变量。
5G的本质是更强的数据传输能力。物联网设备也将收集更多数据。随着5G传输到边缘端和云供人工智能学习,人工智能将有更多的原材料,即“数据”。
5G将于2020年完全商业化,这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的发展。5G具有低延迟、高带宽和大容量三大特点,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可穿戴、虚拟现实/虚拟现实等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应用创造了网络条件,并将为人工智能创造更多的登陆场景。
边缘计算、云协作和分布式计算将拥有更好的网络基础,并为人工智能创建完美的底层计算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迭代和5G的祝福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商业登陆过程。
《报告》调查发现,医疗保健、手机和互联网以及家居装饰被认为是下一阶段最有潜力的三大应用场景。
医疗行业、互联网和家居行业自然具有数据属性,被公认为首批人工智能登陆的最佳行业之一。此外,金融和证券、工业、消费和政府行业也是大亨们有更多发展和有希望着陆的领域。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如下:第一,数据库良好;其次,需求强劲,技术可以复制。第三,相对容易找到可以落地的丰富场景。
以医疗行业为例。近年来,传统医学巨头和技术巨头一直在积极扩大领域规模:强生、西门子等布局包括机器人、成像、辅助诊断等医学人工智能领域。IBM、谷歌和百度、腾讯等国内公司也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随着巨人的加入,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强。
市场研究机构全球市场观察(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到2024年,药物研发将占据智能药物最大市场份额的35%以上,收入超过400亿美元。从2017年到2022年,医学成像和诊断技术将成为智能医疗领域发展最快的行业。据估计,到2024年,该行业将达到25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40%。
然而,将人工智能引入医疗行业可以预测是一个从扩展到核心的漫长过程。2018年,仅在中国就有数千家3A医院引入人工智能产品,但同质化和盈利模式不明的行业痛点依然存在。平台巨头面临的一个巨大商机是如何找到与国内医疗行业合作共赢的合适途径。
然而,不同的巨人对选择哪个行业和关注哪个行业有不同的考虑。通常,决定他们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是哪些行业适合他们自己的优势。
在当今世界,技术正在经历一个从“硬”到“软”的过程。当人工智能的软实力与传统产业重叠时,即所谓的智能革命,可以预测,从2020年开始,它将有效地融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可见而有形。
石然|文
石然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特别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