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智能硬件 >

人工智能进入电影圈算法再造李佳琪京剧开始招募人工智能博士

0
时间:2020-01-16 11:00:00 来源:秦巴娱乐
[导读]AI杀入影视圈:算法再造李佳琦,中戏开招AI博士|虚拟|李佳琦|中戏

原标题:人工智能进入电影和电视:算法再造李佳琪。艾博士

ff3d7ac1a547438685053eecb89f5d33.jpeg

在电视上“虚拟形象”并不少见。栩栩如生的三星“虚拟人”可能会打破你的认知。在戏剧人工智能博士生的招聘背后,人工智能一直致力于影视制作方向的应用和研究。在好莱坞,电影制作人使用人工智能来预测电影票房。从屏幕上到屏幕外,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电影和电视行业。

撰文 | 力琴

2020年后不久,人工智能和影视行业面临新的变化。

三星在消费电子展上大秀“人造”霓虹灯项目。无论在气质、语言、动作和表情上,都和真实的人一样。甚至发型、眼睛和嘴唇的细节都栩栩如生。

这种出现在屏幕上的“虚拟形象”并不少见,但它会让人对这些“虚拟人”感到黑暗。如果你不小心,你会错误地认为这些真人大小的空姐、翻译、瑜伽教练等等。从屏幕上向你走来。

从好莱坞大片创造的幻想世界到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各种“虚拟图像”。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奇的体验。

最近有消息称“中国戏曲招募戏剧人工智能博士候选人”甚至打破了人们对影视制作的幻想。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行业的发展,无论是虚拟角色、模拟角色,还是后期编辑和特效设计。从屏幕上到屏幕外,我们还担心在好莱坞,电影制作人使用人工智能来预测电影票房。

影视是一种以屏幕和屏幕投影为目标,实现视觉和听觉综合欣赏的艺术形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正在改变影视行业。

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正在进入我们的世界。他们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虚拟新闻主播、虚拟接待员,甚至人工智能制作的电影明星。

1

那些爆红的「银幕杀手」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被屏幕后面的各种虚拟图像所席卷。从“虚拟人”、虚拟主机、虚拟偶像,甚至三星在消费电子展上展示的人工智能算法,人们不得不再造下一个“李佳琪”。

在消费电子展上,你可能会被三星的“人造人”震惊,他们是生活在各种屏幕上的虚拟角色,看起来栩栩如生。这个虚拟人来自三星的NEON项目。三星NEON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存在。它背后的技术是星空实验室(STAR Labs)两个专利平台的产生:核心R3(负责外观和视觉现实)和光谱(负责智能、学习、情感和记忆)正在开发中。

b2fdaba029a74be39e4fb07c4e6e3e26.jpeg

这是三星今年大张旗鼓推出的“数字虚拟人”项目。屏幕上的每个虚拟人都有不同的气质、语言、动作和表情。它非常生动逼真,尤其是眼睛和嘴唇的细节。基本上没有计算机生成的细节。

三星虚拟形象设计的目的是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如金融专家、电影明星、新闻播音员、健身教练、酒店服务员等。

f6adef14d05b437ab65d3cfd5551c7f6.jpeg

所有行业和职业都可以被虚拟图像取代。例如,虚拟新闻播音员已经成为现实。

百度、搜狐、科大迅飞等公司今年相继推出“虚拟主机”播放新闻。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主机可以节省新闻制作的时间和成本。

实时博客也不例外。HKUST的迅飞用人工智能创造了“李佳琪”的虚拟锚形象。经过多次训练,“人工智能李佳琪”也能准确“销售商品”。在这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如语音合成、图像处理、机器翻译等。需要以多种语言实现实时广播,并支持文本到视频的自动输出。

18351111e51f4855a666d05c61e89f52.jpeg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真实和虚拟图像,而不仅仅是虚拟主机。

现在各种各样的虚拟动画图像、虚拟偶像等等已经大量出现在各种直播网站上。这就像组织一场角色丰富的虚拟主持人盛宴一样简单。在一个动画锚程序中,只需要一个面无表情的卡通人物来合成各种面部和头部动作的动画

随着合成运动图像技术的日益完善,以“人工智能人脸改变技术”为核心的应用程序也受到了关注。在影视作品中,网民们把电视连续剧《都挺好》中讨厌得牙痒痒的苏大强换成了和人工智能长着漂亮脸蛋的吴彦祖,或者把《射雕英雄传》中朱茵扮演的黄蓉换成了小杨。人脸合成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奇的体验。

2

潜入影视产业链条

人工智能正变得越来越主流,渗透到影视行业的多个链条中。

在好莱坞,电影制作人用人工智能预测电影票房。

最近,华纳与人工智能技术公司Cinelytic签订了使用后者的人工智能项目管理系统的合同。可预测的分析是在电影规划期间进行的。该系统可以测量各个领域演员的价值,哪些电影适合哪个明星主演,以及可以计算应该推出多少部电影等。以及电影在电影院和其他辅助频道的预期收入。

d0aef9a39b43479e8b6338866e3e96fd.jpeg

华纳的《小丑》席卷全球10亿美元,成为今年利润最高的电影之一。华纳去年也有许多失败的作品,包括《哥斯拉:怪兽之王》 《地狱厨房》。

虽然人工智能可能无法预测下一个《杀戮战警》,但它将减少电影决策者花在低价值重复性任务上的时间,并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除了电影公司,还有许多公司从事类似的工作。比利时初创公司Book可以通过分析剧本来预测电影是否会卖得好。以色列初创公司Vault专注于预告片数据分析,以预测哪些群体更喜欢看故事片。另一家名为Pilot的公司也在进行类似的项目,声称可以在电影上映前18个月内“准确预测”票房数据。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制片人需要对电影的核心元素做出重要决定,如编剧、剧本、导演和演员,并评估电影的成本、类型、市场、票房和观众。

长期以来,只有经过改编或创作的脚本才能成为电影脚本。但是现在这项工作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据此前报道,一个名为“本杰明”(Benjamin)的人工智能程序可以编写科幻短片脚本。即使在学习了30,000首流行歌曲后,它也可以用自己的风格为剧本创作音乐插曲。

另一个例子是IBM的人工智能系统沃森。在学习了100部恐怖电影预告片的图片、声音和构图后,沃森可以模仿剧本的结构,帮助电影工作人员为福克斯的科幻电影《小丑》制作电影预告片,将制作时间从10天减少到1个月,减少到24小时。

为什么电影需要人工智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的全过程中,在脚本、编辑和特效处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影视内容的类别非常复杂,如人物场景、自然场景、历史场景、想象场景等。基于传统的内容制作方法,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成本。

和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场景,这可以被视为电影和电视行业的福音。它不仅可以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大大降低硬伤行业飙升的生产成本。

人工智能正在颠覆影视产业,表现在降低制作成本、把握观众心理、预测和分析影视的价值和质量。

3

人才市场「嗷嗷待哺」

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已成为行业趋势。同时,人工智能在影视行业的应用还需要面对另一个现实问题:——人才。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人才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目前,影视后期制作行业的人才缺口已经达到20万左右,其中特效编辑、栏目包装和微电影制作人才最为缺乏。随着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的发展,具有这种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少。

大多数输送这些人才的机构是大学、影视培训基地或培训机构。从这两所大学戏剧和音乐专业的博士生招生情况来看,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中国戏曲首次招收戏剧人工智能博士生。对人工智能博士生的要求包括:对“戏剧影视”学科感兴趣的理工科候选人将优先考虑具有跨学科背景或较强跨学科能力的候选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有必要提供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论文、软件、游戏开发、出版物等)。)或能反映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原创性工作成果。

黄桂香,关于人工智能的纪录片系列《Morgan》的制作人,曾经对媒体表示,人工智能也是影视制作和舞台表演领域的一个行业趋势。与此同时,也存在人才短缺。“例如,当我们制作这两个季节时,我们也考虑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程序制作。例如,我们想设计一个杨澜的模拟虚拟形象,包括杨澜配音等智能,但由于周期、资金、人力等原因,我们没有尽快投入运营。”

中央戏剧学院并不是第一个探索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发展空间的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发布了一则招聘音乐人工智能博士生的广告。专业全称是“音乐人工智能和音乐信息技术”。这是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次开放。该系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教授组成,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共同形成了双导师培训体系(音乐导师技术导师)。重点培养“音乐、科学、工程交叉融合的拔尖复合型创新人才”。

根据中央音乐学院官方网站的信息,“音乐人工智能和音乐信息技术”是一个为期三年的项目,要求申请人必须是计算机、智能和电子信息候选人。目前,第一批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已经顺利完成招生。

然而,这两所学校人工智能博士生的具体研究方向仍不明朗,但这方面的人才仍然非常匮乏。无论是虚拟人物、模拟人物、舞台设计、数据图像,包括后期编辑、影视制作、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技术,都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