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已经将蜻蜓变成了可以操控的微型无人机,用来追踪野生动物种群和为植物授粉。但是,我们是否应该担忧这些昆虫被改造成武器呢?
不久前,美国科学家成功将无人机技术与蜻蜓结合起来,开发出可由人类控制的活体微型无人机。研究团队中既有来自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研发公司Draper的工程师,也有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利亚农场研究园区的神经科学家,他们为蜻蜓装上了微缩版的“背包指引系统”,对其进行操控。
“DragonflEye”项目高级研究员、Draper公司的生物医学工程师乔·雷吉斯特(Joe Register)称,研究团队只在少数几种昆虫身上安装了指引系统,并且在实验室里进行测试——你不必担心昆虫无人机会在你的办公场所或住宅附近出没,它们也不会被释放到野外环境中。
这些微型无人机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先对蜻蜓进行了基因改造,使蜻蜓的神经细胞和翅膀协同作用,对光脉冲做出反应。微型导航系统的指令通过一个光学神经刺激器,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出来,对蜻蜓的飞行路径和动作进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