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互联网+ >

手机行业消费升级,用户体验愉悦度成为把脉风口的关键

0
时间:2017-05-18 13:16:29 来源:科联网
[导读]先问一个问题:你会因为什么原因去购买一部智能手机?有人会说,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肯定也会不同。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与人有关

先问一个问题:你会因为什么原因去购买一部智能手机?

有人会说,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肯定也会不同。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与人有关,还与时间有关。在智能手机刚刚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因为惊艳的功能和外形换机;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因为性价比高而换机;在智能手机品牌众多的时候,一部分人甚至因为谁贵就换谁,毕竟手机也是身份的象征之一;那么在今天,如果智能手机厂商还在试图以“性价比”打动客户,那么可能要失算了。

从诞生之日起,智能手机就开始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从使用时长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成年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超过4小时,如果按照8小时工作、8小时生活、8小时休息的三分法,智能手机陪伴人们的时间占整个生活时间的一半。而事实上,已经有太多人对于这个“灵魂伴侣”不离不弃了。

从使用人数来看,中国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为6.9亿,普及率高达58%。运营商网络的升级换代让用户有了更好的上网体验,这也直接促使中国手机网民占比大幅攀升,从2007年的24%迅速攀升至现在的90%以上。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一部适合自己的智能手机早已成为现代人的高频刚需。

谈到需求,就一定离不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个在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现的动机管理理论自问世以来一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求,某层需求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求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求;该需求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其实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智能手机。如果我们也对照“马斯洛理论”对手机用户需求分个类,大概会是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用户体验需求、社交认可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比照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功能需求大概是智能手机从2007年诞生以来最先被满足的需求,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智能手机提供的功能也越来越不敏感。事实上,智能手机有大量功能是被用户闲置的。而对于性能需求来说,国内手机厂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陷入了“性能大战”,跑分软件一度成为手机厂商的“掌上明珠”,似乎只有跑分才能代表手机的客观能力。然而,对性能的盲目追求似乎并不能为手机厂商和用户带来更多的需求满足。

互联网资深评论人keso发表了一篇文章《雷军的孤独和小米的性价比》,其中有一个观点非常赞同——当性能过剩,性价比这出戏就再也唱不下去了。

在不久前的锤子科技2017春季新品发布会上,罗永浩问了一句:“过去的三年,手机芯片的速度快了310%,为什么你用手机做事的效率只快了13%?”事实上,这可能是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在经历以及都将面对的尴尬。

智能手机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洗礼。性能竞赛正在消耗着这个行业本该有的创新与激情。过去的10年间,智能手机行业走完了诞生、成长、壮大、全面普及以及增长瓶颈的历程,芯片以及其他硬件的性能翻倍增长,而用户却不再愿意单纯为性能买单。

我们不禁要问,在行业创新能力普遍低潮的今天,智能手机厂商究竟应该靠什么不断赢得用户的信任?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功能和性能需求被满足的时候,突破口在上一层打开——

用户体验的愉悦度成为把脉风口的关键。

在智能手机领域,用户体验是一个不能更熟悉的词汇了,谈智能手机必谈用户体验。传统的手机用户体验往往分为三个层次:手机硬件设备、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然而在用户眼中,则更看重三者交互在某一个具体使用场景中的表现。

近年来,国内手机厂商的主流打法都是以某一个特定场景的产品表现为卖点,

vivo的拍照、OPPO的快充、锤子的OS或者荣耀的设计都是典型的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产品特性,因此在特定人群中的辨识度和影响力都非常高。

过去10年,市场已经完成了对智能手机用户的“教育”,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需求已经被培养起来了,智能手机也占领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时间份额,如果说过去的手机主要满足通信需求,那么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但可以充当人体器官的延伸,更可以扮演社交网络中的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某种身份认同的代表物。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一下苹果,时至今日苹果能为用户带来的惊艳之作已经越来越少了,从键盘到触摸屏的亮相引领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潮流,在那之后似乎并没有更多革命性的产品或者设计,尤其是近年来推出的产品更是乏善可陈。尽管如此,仍然有大量铁杆用户在苹果推出新品的时候,不惜以高出普通手机许多倍的价格抢购,原因无非是苹果手机代表着某种身份。

当然,手机用户规模足够大,市场需求也足够多样化。就算苹果、三星这样的巨头也无法独步天下。很多国产手机厂商便试图在某个细分领域打出一片天地,最具代表意义的要数OPPO和vivo。从问世起,这两个品牌都有着鲜明的卖点,vivo主打音乐手机,OPPO主打拍照手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疾速发展,娱乐功能成为智能手机的重要应用场景,因此这两个品牌占据了独特的市场定位,并在后期发展中取得了相当惊人的业绩。

还有一些手机厂商一开始就将目标人群瞄准了发烧友,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圈粉,然后再展开营销攻势。小米便是这套打法的开山鼻祖,一开始是极其成功的。深度定制开发的MIUI相比安卓原生操作系统好用很多,快速迭代的方式也让不少用户感动并成为米粉,互联网营销的参与感让互联网用户们充满新鲜感,推出的硬件产品也很有诱惑力。在智能手机还没有全面开花的彼时,小米模式红极一时。

锤子的遭遇就比较坎坷了,尽管创始人罗永浩具备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并天生具备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在工业设计、用户体验以及营销推广方面都极具特点,但过于鲜明的性格特点以及对行业缺乏系统了解让他在一次次的供应链危机面前受阻,品控、缺货、降价销售等问题更是让他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舆论压力。综合来看,锤子科技属于长板很长、短板也很短的企业,尽管在设计方面几乎无人能及,但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各个方面均衡发展且取得了不错业绩跟口碑的要算华为和荣耀,尤其是荣耀更是拿下小米,坐上了互联网手机之王的宝座。根据GFK-2017Q1-互联网手机品牌销售排名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荣耀出货量达到1052.2万台、销售额149.3亿元,位居互联网手机行业的首位。从前两年的数据来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销量还是销售额,荣耀的表现都堪称典范。背后的秘密无非是抓准了用户体验这个关键点,把控好品质关这条底线,然后在电池续航、摄像头、产品设计以及性能表现等各方面表现不俗,再加上定位准确,在年轻市场上取得了独特的心智份额,又适时推出了中高端产品,符合整体市场发展的趋势。

相关阅读

开启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百花村免费集群

开启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百花村免费集群

在会联天下的讲堂上,金融大鳄李鸿恩说道网络带来无穷商机,网络公司eBay、Google和Facebook等的迅速崛起世人有目共睹。网络时代并不否定企更多

2017-05-18 11:52:28
手机行业消费升级,用户体验愉悦度成为把脉风口的关键

手机行业消费升级,用户体验愉悦度成为把脉风口的

先问一个问题:你会因为什么原因去购买一部智能手机?有人会说,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肯定也会不同。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与...更多

2017-05-18 13:17:47
游戏时代的手机新蓝海:这个风口该不该来?

游戏时代的手机新蓝海:这个风口该不该来?

爱情总是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其实不是对象太渣,而是你没有找到合适的鞋,比如颜控男找照骗女、屌丝男找拜金女、邋遢汉子找洁癖女...更多

2017-05-19 14: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