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互联网+ >

龙江农业新农村的生成活力

0
时间:2020-01-10 17:42:00 来源:秦巴娱乐
[导读]龙江农业“十六连丰” 迸发新农村活力|新农村|连丰|我省

原标题:龙江农业“十六年繁荣”新农村活力在生成

黑龙江日报1月10日讯9。在现代农业这一特殊时刻,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一系列关于“振兴龙江,重新开始”的新闻发布会。

会上,省农业和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过去一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力实施振兴农村战略,粮食生产又一次大丰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我省迎来“十六连丰”

2019,黑龙江省粮食丰收,大豆振兴规划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黑龙江省作为全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也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和供应基地。大豆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1068万亩,占全国增长的77.3%。

“大豆振兴”是我省粮食生产“十六年繁荣”的缩影。去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506亿斤,连续九年居全国首位。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8120万亩,产量1660万吨,居全国首位。高价值高效特色作物面积2104.2万亩。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35万吨、110万吨和46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64.8万吨,比上年增长3.8%。

如果你想牢牢抓住“中国饭碗”,就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去年,全省实施黑土农田保护试点432.4万亩,耕地地力恢复试点1200亩,耕地轮垦试点1415万亩。秋冬季,全省还田秸秆1亿多亩,利用率57%。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率达到75%,大型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85%。“三减”农业示范区4000万亩,比上年增加500万亩。全省施用有机肥1800万吨。

去年,我省完成了建设78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任务。建设1600个“网络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建立16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合作创新体系和34个高标准科技园,使全省科技园区总数达到350个。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7%,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推进农作物良种联合研究,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三产融合打造龙头企业

2019年,黑龙江省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稻米节、第二届农民收获节、第一届中国医药博览会和世界园艺博览会“黑龙江省日”。在节日平台的帮助下,北大昌"黑土"牌大米赢得了国际稻米节金牌。不仅龙江大米,而且整个农产品“龙”品牌的声誉也在不断提高,市场越来越好。

今天,国际稻米节已经成为国际稻米产业中非常有影响力的事件,也是黑龙江省标志性的节日品牌。“走出农村,进入城市”也成为黑龙江省扩大特色农产品营销的必由之路。去年,我省积极推进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启动订单农业“土地整理”项目,在方正、武昌等10个县(区)组织10种农产品网上销售。全省8857家盈利农业信息机构实现电子商务交易1.92亿元。

以“食品第一,食品最后”和“农业第一,劳动力最后”为出发点,推进粮食深加工,加强绿色食品加工业。去年,我省三次产业融合水平明显提高,“十万”培育活动深入开展。共有14个

释放农民农村新活力

在我省农村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农村的活力也在明显增强。去年,全省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省10413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清产核资,组建了785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完成了4351个注册码进入国家注册系统。

黑龙江省设立了黑龙江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44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放农村承包土地权属登记409.8万份,发证率94.7%。全省新增农业经营者20.7万人,全省农业生产信托服务区4000多万亩。农业大数据金融平台累计农业贷款69亿元。探索推广“股份分红保险”等农业保险模式。全省种植保险覆盖1.3亿亩,养殖保险覆盖65万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