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9)》提出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五种风险挑战
近日,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所发布了一系列北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该报告对市场监督总局2018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结果的研究,现阶段食品安全面临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使用超标、质量指标不合格、农药兽药残留不合格和重金属污染五种风险挑战,分别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29.6%、25.0%、16.8%、15.4%和7.6%。
采样结果显示,微生物污染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29.6%。虽然与2017年和2016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1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但在不合格样本总量中仍居首位。2018年检测到的食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问题涉及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失败率为7.9%。藻类干品和米粉制品菌落总数超标,合格率分别为23.0%和14.0%。餐具大肠菌群超标,合格率为15.6%。
抽样结果显示,超标食品添加剂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25.0%。虽然比2016年低8.6个百分点,但比2017年高1.1个百分点。2018年,发现超标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铝残留超标的粉丝和油炸面制品(食品饮料制品),合格率分别为4.7%和6.4%。腌制食用菌及其他蔬菜制品防腐剂超标率分别为9.5%和8.0%。
抽样结果显示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16.8%。2018年检测的食品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主要涉及调味品风味二钠核苷酸、氨基酸氮、总酸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失败率依次为3.0%、2.9%、2.8%;饮料茶多酚合格率为2.1%。油炸食品和坚果制品的过氧化值超标,合格率为2.0%。
抽样结果显示农药和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15.4%。2018年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不符合标准,主要涉及个体家禽产品中禁用和限用兽药的检测;鲜鸡蛋、青虾和贝类中检出禁用兽药,合格率分别为3.9%、2.4%和3.9%。一些蔬菜中也检测到违禁农药。
采样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占不合格样本总数的7.6%,分别比2017年和2016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2018年食品中检测到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涉及部分食品中镉含量超标。报告指出,尽管重金属污染与前几年相比呈下降趋势,但由于重金属在人体内的积累,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采取干预措施。
报告还指出了中国食品安全中的一些问题。首先,食品安全供给不平衡。发达地区和城市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好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不同食品类型之间的质量保证不平衡。例如,2018年,谷物、油、蛋和牛奶等主食和婴儿配方食品等18种食品的合格率高于平均水平,而方便食品、冷冻饮品和特殊膳食食品等13种食品的合格率低于平均水平。其次,在线食品安全的风险值得关注。近年来,在“互联网”新经济形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食品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的食品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然而,网上食品消费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很多便利
Food mate
Food mate
Global
Food and Beverage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食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