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晓:铜陵“11240”唱“辉”民服务主题曲
安徽铜陵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王枭先生“营商环境与业务流程再造研讨会”
“安徽铜陵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府服务管理局)副局长王晓”
让我先介绍铜陵。铜陵市是长江以南的典型城市,位于长江下游。它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安徽中部和南部的中心城市。该市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是一个地级市,辖一县三区(枞阳县、潼关区、易安区和郊区)。铜陵市也被称为“中国铜都”,是一座“以铜命名、以铜为荣”的城市。同时,铜陵市也是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铜陵市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商业环境,铜陵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分享 《铜陵市“11240”工程唱响“慧”民服务主题曲》 。近年来,我市以“智能铜陵”建设为核心,建成市政府数据中心,收集了48个市级单位、565个类别、24亿多条数据,各部门共享121个类别、3.88亿条数据,努力探索企业和群众“一窗口受理、信息共享、综合服务、一次性完成”的“智能”政府模式,为“11240”工程的实施提供大数据支持。
“11240”工程,即(惠民服务)一般公共服务事项应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惠民许可)企业应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惠民许可)房地产登记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惠民许可)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应在40个工作日内完成。目前,市、县、乡、村各级政府服务项目41462个,100%项目“最多运行一次”,84.2%项目“最多不运行一次”。2019年1月至4月,企业机构交易总成本下降2572万元,同比增长141.3%。
一、“慧服务”:一般公共服务事项1日完成
铜陵市以社会保障服务为例,于2018年启动了社会保障窗口综合柜员制度“一窗一厅”改革,将分散的40个业务分类受理窗口整合为10个“一体办公”综合柜员制度服务窗口。人们不再需要运行不同部门的不同窗口来处理不同的社会保险事务,从而消除了人们办事“同门异窗”、“反复运行窗口”的问题,大大减少了人们办事的时间。与此同时,59项“最多运行一次”和“不运行一次”的服务清单已向公众公布,并印制了“服务指南”,放在窗口的显著位置,方便群众。
(一)改革举措
铜陵市以社会保障服务为例,于2018年启动了社会保障窗口综合柜员制度“一窗一厅”改革,将分散的40个业务分类受理窗口整合为10个“一体办公”综合柜员制度服务窗口。人们不再需要运行不同部门的不同窗口来处理不同的社会保险事务,从而消除了人们办事“同门异窗”、“反复运行窗口”的问题,大大减少了人们办事的时间。与此同时,59项“最多运行一次”和“不运行一次”的服务清单已向公众公布,并印制了“服务指南”,放在窗口的显著位置,方便群众。
经过彻底清理和重新设计,取消了16种认证材料和14种表格,消除了“重复提交材料、重复填写表格、工作程序复杂”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一次运行”的目标。2019年1月,铜陵市社会保险“一窗口办公室”综合柜员制度服务被安徽省列为地方标准。到目前为止,社会保障中心的服务项目100%已经“最多运行一次”,诸如领取养老金福利证书等服务项目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运行”
铜陵市以社会保障服务为例,于2018年启动了社会保障窗口综合柜员制度“一窗一厅”改革,将分散的40个业务分类受理窗口整合为10个“一体办公”综合柜员制度服务窗口。人们不再需要运行不同部门的不同窗口来处理不同的社会保险事务,从而消除了人们办事“同门异窗”、“反复运行窗口”的问题,大大减少了人们办事的时间。与此同时,59项“最多运行一次”和“不运行一次”的服务清单已向公众公布,并印制了“服务指南”,放在窗口的显著位置,方便群众。
3.“三个以上,三个以下”的概念擦亮了“服务窗口”,①一窗受理②一事综办成立场外援助组织。考虑到参保老年人行动不便和网上办理困难等因素,为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英里”问题,本组织定期前往上海、南京等参保老年人居住集中的社区开展“送上门服务”。
③一表流转对于未能在保险支付期内办理保险支付手续的城乡居民,可申请办理保险支付手续,探索“一趟”服务,安排少于一个队列,理清城镇职工异地报销、个人账户核实、报销对象签名注销等环节,直接汇入被保险人指定的社会保障卡账户。
④一卡发放推出“红旗窗”、“优质服务之星”和“微笑服务”评比;科长将轮流担任服务大厅的首席代表,以便更准确、更方便地接待和回答群众。
4。智能服务方便群众“自己办事”。“特殊群体”的服务项目“在几秒钟内分批处理”
基于完整的电子许可证库技术,用户的身份证号被用作唯一标识,以匹配电子许可证库中的禁用卡。以残障卡为智能批准条件,验证在几秒钟内完成。目前,铜陵市在残疾人就业服务、老年人优惠待遇、社会保险查询(出具证明)等服务事项上实行“一秒一批一秒”政策。在
⑤一次办结
(二)改革成效
企业改革之前,广大群众普遍反映企业创业难,申请材料多,办理手续多,办理时间长。从2014年开始,铜陵市进行了几轮改革,将企业的启动时间缩短到目前的一个工作日。
企业改革之前,广大群众普遍反映企业创业难,申请材料多,办理手续多,办理时间长。从2014年开始,铜陵市进行了几轮改革,将企业的启动时间缩短到目前的一个工作日。
1。将注册资本的“缴入”制度改为“认购”制度
企业改革之前,广大群众普遍反映企业创业难,申请材料多,办理手续多,办理时间长。从2014年开始,铜陵市进行了几轮改革,将企业的启动时间缩短到目前的一个工作日。
2。工商登记“先许可后许可”改为“先许可后许可”。“先许可后许可”改革将于2014年10月实施。工商登记的31个前置审批项目将改为后置审批。您可以先申请营业执照,然后向相关许可部门申请执照,将营业执照的处理时间从7个工作日减少到5个工作日。这将使市场参与者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地进入市场,激发公众创业的热情。
3。将“纸质登记”改为“全过程电子登记”:企业登记全过程电子改革将于2017年实施。实现全程网上注册、不开会审批、一次性运行和免费邮件传递,营业执照处理从5个工作日减少到3个工作日。整个电子改革以来,节省了10多万张纸,投资成本降低了10万元左右。
4。将“户籍材料”改为“户籍承诺”:2017年,将实施市场主体户籍“申报承诺清单管理系统”改革。企业登记中的居住证明材料由房产证、租赁合同或自由使用证、业主资格证书复印件改为“市场主体居住(营业场所)登记承诺书”。今年将建立6000多家企业和20000多户个体工商户,2000多家工商登记将进行变更,80%的市场主体申请登记,跑腿人数将达到
企业改革之前,广大群众普遍反映企业创业难,申请材料多,办理手续多,办理时间长。从2014年开始,铜陵市进行了几轮改革,将企业的启动时间缩短到目前的一个工作日。
市场参与者的爆炸性增长为经济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截至2019年5月,该市的市场份额已从改革前的40,000迅速超过100,000,年增长率为30%。
对群众“多一分主动,少一趟跑路”
:
铜陵市针对房地产登记时间长、历史问题导致的办证困难、涉及部门多、材料多以及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以“智能登记”和“高效便捷”服务为宗旨,以“做好一切”为标准,创新房地产登记模式,通过“一个窗口”接受。我们已采取多项创新措施,例如综合服务、方便按揭贷款银行的服务及流动电话快速付款,以重整服务流程,并将地产登记服务由原来的法定30个工作天减至现时的2个工作天。
对群众“多一分关怀,少一次排队”:
1。优化“一窗口受理、信息共享、综合服务”改革
2017年,铜陵市启动房地产登记“一窗口受理、综合服务”改革,将土地、住房和税务部门房地产交易税务登记事项纳入市政府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办公窗口。
2018年,深化“互联网政府服务”,充分利用政府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优化流程设置,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水、电、气”业务联络处,不再将二手房交易合同登记和交易确认程序作为房地产登记的前提条件。相反,我们将实行房地产交易、纳税、登记和水电转让的“一窗口”模式,其中包括“统一窗口受理、信息互联共享、后台并行审计、交易结果相互认可和文件分开管理”。房地产登记“最多运行一次”的目标已经实现。
2。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实现2号完成房地产登记。
精简接收材料,优化流程,增强审计专业性,提高审计效率,形成运行效率高、风险防控协调的工作机制。针对处理时间长的问题,根据各种注册服务的难度和频率,进一步优化链接设置,合理安排业务人员,提高注册审核效率。普通人对各类房地产的登记将从原法定日期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压缩四次。自2018年8月1日起,所有房地产的登记制度将在2个工作日内实施。对于有特殊需要的人,如老人、病人、病人和孕妇来说,这是可取的。
3。实施“2 X”行动,创新房地产登记服务创新模式。
开展“2 X”行动,提高房地产登记的效率和质量,即“标准化窗口服务和信息系统平台”,“X”是指一系列方便的服务措施。
4。注册费“代码付费”
房地产注册费、房地产注册费和其他费用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
5。设立银行便利服务点
为提高房地产登记效率和便利服务水平,我行与市建设银行、中国城市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市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银行签订了协议。银行便利服务点。在抵押人愿意的前提下,银行便利服务点受理预告登记和预告抵押登记申请。银行承担业务受理、材料扫描、证书准备和认证。市房地产登记中心仍负责审查登记,实现“预告登记和预告抵押登记一站式完成”。
对群众“多一分热情,少一分等待”:
房地产转让登记窗口从6个减少到1个,排队时间从7个减少到2个,处理时间增加了50%以上。房地产预告预抵押
二、“慧发照”:企业开办1日办结
(一)改革背景
(二)改革进程
从2015年开始,全省率先实施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多学科”联合审批制度建设。截至2019年5月,先后进行了三轮改革:(三)改革成果,将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将建设项目审批总时限从257个工作日缩短至约56个工作日。三、“慧办证”:不动产登记服务2日办结,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将原来的五个阶段改为四个平行审批阶段,将土地使用证到施工许可证审批的时间限制减少到40个工作日;(一)改革背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项目审批制度的全过程和覆盖范围将进行改革。
(二)改革进程
整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总体规划六大类,共有80多份规划和500多块土地规划条件数据。在此基础上,划定了城市发展边界、永久农田保护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地址易发区控制线等数字城市的地理空间框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蓝图”。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各种计划内容自成一体、相互矛盾、缺乏凝聚力的问题。这为项目“一个蓝图”生成和“一个蓝图”审批奠定了基础,从源头上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
(三)改革成果
2016,《铜陵市推进“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的发布是为了整合和优化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将项目审批流程分为五个平行的审批阶段。多学科统一审批信息系统建设,集网上审批、信息共享、实施监控、信息查询、阳光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为网上联合审批提供平台支持。2018年,将进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将审批从最初的五个阶段改为四个平行审批阶段。再次,审批建设项目的时限将从土地使用证缩短到建设许可证40个工作日。
四、“慧审批”:工程建设项目40日许可
2016年7月,铜陵多学科综合服务办公室正式投入使用。大厅特别配备了一个统一的接收和分发窗口,一口就可以接受“进一个房子,做很多事情”。大厅内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和查询终端,方便建设申报单位查询建设项目审批进度。全市多学科融合大厅的建设和使用,以及联合审批系统的在线运行,标志着铜陵多学科融合改革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完成。我们实现了政府职能大转变、项目审批大加速的预期工作目标。
(一)改革背景
为提高建设项目多学科联合审批的效率,确保多学科联合平台项目审批的顺利运行,铜陵《建设项目多规合一联合审批协调制度》 《建设项目多规合一联合审批通报制度》 《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统一收件、出件制度》 《建设项目多规合一审批督查考核办法》 《建设项目多规合一平台运行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多规合一联合审批工作例会制度》等与多学科联合审批相匹配的系统已经制定,以确保平台系统中建设项目的审批。
(二)改革进程
2018,《关于铜陵市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实施方案》被引入以启动“承诺启动”工业项目试点。规定凡符合国家经济开发区正反两方面清单和积极激励要求的工业项目,均可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征地并承诺后,经公示无异议后开工建设。试点以来,从项目申请承诺到建设的时间从90天以上缩短到9天以下,节约了90%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第一轮
主要有五个点:第二轮,24个部门,80多个计划,形成蓝图《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第三轮,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馆外项目不立项”;1、“一张蓝图”,破除规划壁垒,避免“规划打架”,项目批准只需要一套材料和一个接收窗口。接收窗口的人员将把它发送到
2、“一个系统”,破除数据壁垒,实现“并联审批”
目前,主要有3、“一个窗口”,破除部门壁垒,集成“统一出件”个问题。只有消除这两个方面,商业环境才能更好。一方面,技术发展不到位。例如,一些学习平台有语音广播系统。声音是机器的声音,不是人类的声音。这个声音没有感情,这表明技术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另一方面,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如某些流程的存在不能进一步减少时间。因此,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解决这两大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关键问题的解决,技术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好地得到解决。制度和机制可能是最大的问题。
今天,在“2019智能中国年会”的最后一次经验分享会上,我希望这两个问题能够在未来得到解决。希望铜陵今后不要启动“11240”项目,而要启动“0”项目。届时,铜陵的商业环境和中国的商业环境都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希望我的梦想能尽快实现,谢谢!
4、“一套机制”,破除低效壁垒,保障“审批提速”
(来源:国脉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