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权威效应在教育游戏中的应用
权威效应(authority effect),也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有很高的地位、威望和尊重,那么他说的和做的都会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使他们相信它的正确性,即“人们少说,但人们很重视言辞”。
权威效应非常普遍,首先是因为人们有“安全心理”,也就是说,人们总是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榜样。服从他们会让他们感到安全,并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第二个原因是人们有“认同心理”,即人们总是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与社会规范相一致,如果他们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这样做,就会得到各方的认同和回报。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使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广告时要求权威人物称赞某些产品,辩论和推理时引用权威人物作为论据等。在人际交往中,运用“权威效应”也可以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权威效应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可以说,在人类社会中,只要有权威,就首先会有权威效应。
教师是学生的“权威人物”。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有绝对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充分发挥“权威效应”,使他们的教学理念畅通无阻、有效实施。
但是“权威效应”不能被滥用。应该注意的是,“蚁穴千里堤溃”。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当的言行会逐渐降低既定的威望。“权威效应”是有用的,但应该谨慎使用,不应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