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年,5%的工作将被机器取代。你的工作安全吗?
来源:人力资源共享会议,hrgogogo
2017,当阿尔法狗轻松击败世界第一围棋手柯杰。
那时,我们第一次感觉到机器人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威胁。
然而,这种威胁才刚刚开始,柯杰的麻烦已经蔓延到每个人。根据最新的数据报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2025年将有5%的中国工人被替换。
5%似乎不多,但乘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意味着大量的人将被机器淘汰并失业,其中,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01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
没有人是安全的
这不是人类第一次被人工智能吓倒,但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例如,JD.com已经公开宣布人工智能工作人员和机器人在未来在京东员工数量减半,每天只需工作2-3小时,将全面实现「无人公司」,用AI技术颠覆传统管理与服务方式。
阿里的无人酒店、海底捞餐厅等。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人力资源恢复筛选。
根据数据:每安装一台机器人平均会取代1.6个制造业工人,低技术工作的地区受影响最大。在同一国家,低技术工作区的失业率将是高技术工作区的两倍。
此外,根据摩尔定律,价格相同的计算机的性能每18个月就会翻倍。机器更换和增长的速度比预期快得多,人类安全区的侵蚀速度也快得多。
阿尔法打败柯杰后,谷歌工程师在很短的时间内研究了阿尔法狗的升级版阿尔法元。然而,阿尔法只花了3天时间学习,以100比0的成绩打败了阿尔法狗。
无论是在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还是在更新的速度上,人类似乎都无法握住自己的手,甚至可能遭受毁灭性的失败。
甚至马斯克也公开说过,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文明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人工智能就像一列火车。人们期待着它。它可能呼啸而过,把你留在身后。
02
每次技术升级背后
都是一场人力资源变革
面对这些惊心动魄的数据,浪潮中的每个人都忍不住问:智能时代的到来,是否也意味着失业潮的到来?
现在下结论可能还为时过早。
研究表明,尽管机器人已经取代了千千的1000万个工作岗位,但技术发展已经在千千创造了1000万个新工作岗位。正如马云所说,“每一朵乌云都镶着金边”。
技术革命将把许多职业带到灭绝的边缘,但它也将为新职业提供杠杆作用。在整个时代的平衡中,总的平衡一直保持着。
就像汽车取代了马车。捡马粪的人失业了,但会有汽车司机。纸质媒体已经衰落,但是将会有新的媒体人.
所以从本质上说,从石器时代到科技时代,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工作替换的过程。变的是我们个人的进退,不变的是时代向前的脚步。
机器人的开发,一方面提高了我们的效率,节省了我们的时间。那些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已经变得更加强大,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拓展其职业的广度和深度,并继续收获财富。
另一方面,这个永不疲倦的机器人,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疲惫、疲惫、衰老的身体和我们日渐衰落的事业,最终被淘汰了。
在工业时代,人们渴望像机器一样高速工作,甚至将自己定位为“是”工具,嵌套成矩形网络来制造螺钉,并不断重复它们的功能。
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取代了原始人类单调乏味的工作,所以他们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使用”工具。如何使用好这些工具来做更多的“以人为本”和“个性化”的工作。
这完全是两条路,反映了个人和企业的模式,也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变化!
03
人工智能时代
这三类人不会被淘汰
众所周知,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多数工作都会受到人工智能“降维”的冲击。
然而,有些工作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即使人工智能可以取代所有人类的工作,有些工作,人类也不愿意让机器人介入。这意味着新的机会。
在我们谈论哪些工作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之前,我们不妨先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觉得,育儿嫂和行政秘书,究竟谁更有前途?
一般来说,人们一定认为坐在办公楼里的白领更好,但实际结果却令人惊讶。
“可编码”的,也就是工作内容有许多可以重复的细节,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可以被计算机用算法进行编码的大部分工作由行政秘书、职员甚至许多事务性人力资源人员来完成,这些工作可以被替换。
相反,每天与婴儿及其家人打交道往往更少。正是因为这种稀缺,孩子们和他们妻子的工资每年都在增加。我相信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宝贵的母亲,必须有深刻的理解。
因此,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未来主要有三种技能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
有鉴于此,牛津大学的经济学家列出了200多种“低风险职业”,根据每种职业所需的技能,这些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比例不到30%。在这里,你可以与自己分享,也可以比较自己:
因此,在这样的趋势下,与焦虑相比,你不妨考虑一下自己职业的未来,以及未来你应该去哪里,以便利用这种情况做出改变。不要等到裁员的“大刀”向你挥舞时,你就会知道你被淘汰了!
一般来说,命运不会特别偏爱哪一代,也不会特别委屈哪一代。没有糟糕的时光,只有糟糕的人。
只要你能踩准步点,每一处都能迎来风口。任何的时代里,都蕴藏着向上流动的机会,只要你肯学习。
Click在看
Happy Weekend
本文来源:人力资源共享会议,hrgogogo:积累1300多篇原创文章,自主人力资源组织,在线学习卡,提供无限制的免费进修课程,学习结束后全额退款,欢迎关注。
声明:感谢作者辛苦付出与创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欢迎留言联系删除。